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 : 关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理论。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世界上有八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它们是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教文化、西欧文化。每种文化最初都是以青春的活力蓬勃兴起,在其出生的地方茁壮成长,然后枯萎凋谢,完成生命的周期。后来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人类历史表现为若干可以说明问题的最小单位——“文明”,并且认为,这些“文明”都要经过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五个阶段。汤因比认为历史上有过26种“文明”,现在只有5种,其中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尚保持创造性活力外,其他4种文明,即东南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中近东和中亚一带的伊斯兰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文明,中国、朝鲜、日本的远东文明已正在走向死亡。这个观点实质上是在美化西方,贬抑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成就。文化形态史观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您推荐

《小说形态学》

《小说形态学》:徐岱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0万字。立足于现代美学理论,对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形态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剖析。分6章。第一章,小说形态的发生,论述小说的历时形态和共时形态;第二章,小说形态的发..

《诗歌形态美学》

《诗歌形态美学》:盛子潮、朱水涌着。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16.4万字。从艺术形态学结构的视角探讨诗歌形态的本质,综合阐述诗歌美学形态的特征及其艺术存在价值,提出“诗歌形态:审美情感的节律化”的命题,并以此作..

《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

《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张首映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3万字。分3编。第一编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包括审美学框架的立体显映,美的规定性辨析,美的本质的两极运动,雅的本质与特征,崇高的本质与特征,自然美的意象与..

《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王亚南着。王氏系湖北黄岗人。1923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教育系,1927年毕业后,曾参与大革命。后立志研究经济学。1929年东渡日本,1935年二度回国后,在上海全力翻译《资本论》(3卷本,上海读书·..

民间文化形态

民间文化形态:指主要体现出民间立场和民间风格的文化形态,其基本特征是: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权力面前民..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 : 这是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文学的社会本质属性做出的规定性说明。文学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