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报道的要求

    法制新闻报道的要求 : 法制报道是反映民主与法制建设及诉讼、审判情况和事实的报道。法制报道的任务就是传播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通过法制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并使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同一切违法行为进行斗争。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法制报道也更为重要。
一、要懂法,要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法制报道主要是通过报道宣传法制观念、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只有懂得法,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才能正确地宣传法律知识,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报道,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否则,就很容易在报道中有意无意地做出与法律相抵触的事,如有的在报道中泄露国家机密,干扰公安和司法部门的工作;有的披露个人隐私,损害当事人名誉等。这些都是不允许的违法和侵权行为。这就要求报道法制的记者,必须学好法,增强法律意识。
二、法制报道要符合法律程序。
宪法规定,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在报道中要力求避免党政权限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法”等情况出现。新闻报道更不能以舆论干涉司法审判。
法制报道,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不能抢先报道。一般是法院审到哪一步,新闻报道到哪一步。更不能把没有立案的犯罪事实,过早地报道出去。只有对个别罪行昭彰、事实非常清楚、群众深受其害的案犯,在经司法机关认定后,可对其罪行作必要的披露。
三、报道一定要真实准确。
法律具有严肃性的特点,法制报道要求事实真实准确。不能捏造和虚构事实,也不能歪曲事实。报道的材料,来自法院,可在叙述事实前写上:“根据法庭审判”。对于未经正式认定的事实、证据和罪名,都不能随意报道。对未判刑的涉嫌案犯,也不能称之为“罪犯”。
为了保证法制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法制报道在一般情况下,都要经司法机关分析、鉴别和认定之后才能发出。
四、法制报道要有法律依据。
法制报道指出的事实,要有法律依据。就是将事实与法律联系起来,说明触犯了什么法律。法律的具体程序和对事实的认定都有法律依据。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人民,惩罚罪犯,防止滥用权力,并使法律知识得到普及,使人民受到教育。法制报道以法律依据为基础,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为您推荐

《法制文学选萃》

《法制文学选萃》:刘卓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20万字。共收集作品5篇。《傍晚敲门的女人》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逃犯》里主人公“他”终于逃出那片监禁他十五年的瀚海沙漠,寻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东西..

《法制园地》

《法制园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听众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新闻性、政策性、知识性相结合的专题节目。1983年11月5日开播。这个节目通过典型报道、评论和普及法律知识等,使听众增强法律意识和..

《法制文学概论》

《法制文学概论》:于洪笙等着。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4月版。28.7万字。论述法制文学的起源、发展与特色,对法制文学进行分类,点明当今法制文学创作繁荣的必然性。共10章。引论部分对法制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现状加以..

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

中国法制史书目

中国法制史书目:台湾学者张伟仁主编。1976年出版。该书目将中国法制历史上的古籍分成“规范、制度、理论、实务、综合”五大类,不仅改善了孙祖基所拟立的近代分类方法,而且初步奠立了合乎现代法学学术研究的现代分类纲目..

中国法制史参考书目

中国法制史参考书目:李祖荫等编着。法律出版社1957年出版。该书目共收录先秦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各类法学着作930部,并依据原书从事编撰,内容上颇为可靠。该书目将中国法制史上的图书分成法家着作、法制史料、法律法令、则..

中国法制史书目➀

中国法制史书目:专科书目。今人张伟仁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年出版,精装3册。着录书籍2325种,反映了台湾14家图书馆的有关藏书。本书目分类编排,共5篇,32章,88节。5篇是:规范,制度,理论,实务,综合。收录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