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写法

    对联的写法 : 对联是一种由内容相关、结构相同、平仄协调、节奏一致的对偶句所组成的文体。由于对联是一种通常要用于悬挂或张贴的艺术品,所以它在创作之外还有书写方面的要求。
从创作方面看,应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去熟悉和掌握这种文体。
一、形式。
1.结构相同。
写对联时必须保持上下两联的结构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等。例如明代徐青藤自题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就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结构相同必然要求词性一致,所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以外,对联一般都要做到上下句相对应的词的词性相同。
2.平仄协调。
对联实际上是两句诗,所以要供人朗读。因此从汉语的声调角度要求讲究平仄协调。一句之中平仄相隔,上下句之间平仄错开,可以形成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的效果,给人以音乐美感。但要注意灵活运用平仄规则,不要因声表义。
3.节奏一致。
有了平仄协调,还不能完全保证对联的音乐性。对联的上下句还要有相同的节奏。不论是四字联、五字联、七字联,还是长联,上下句的节拍数、相对立的结构的长短、结构等都要一致,不能错乱,这样才能疏密急缓和谐,轻重抑扬分明。
4.对偶。
既然结构相同,节奏一致,那么字数也就自然相等。所以,对联就是由对偶句组成的。
二、内容。
仅仅达到形式上的要求,还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对联的上下句的语意要有相关性,亦即上下句的内容的性质是相同、相反或相连。一般将上下句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对联称为正对,其上下句的结构关系是并列的,如“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上下句意义是相反相成的对联称为反对,其结构关系一般是转折的,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句意义相互连接,有明显的顺承、递进或因果关系的对联称为串对,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本书。”
对联的种类繁多,除挽联外,一般都要用横批。横批是同对联相配的横幅,其内容要与上下联密切配合、互相补充,对对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除春联外,对联一般都要写上下联。其内容包括对受联人的称呼、标联语(点明对联的性质)和送联者的署名等。
从书写方面看,上下联要采取直行的形式从上往下书写。如果一行写不完,可以分几行写,但每行都必须顶格书写。上联从右写起,下联从左写起。上下联相对应的各行字数要求相等,形成对称的效果。
如有上下款,则在上联的右上方、顶格稍下写上款,在下联的左下方写下款,但不要写到最下端。上下款的字体要比联语的小。

为您推荐

《实用对联六千副》

《实用对联六千副》:阎万春编。未来出版社1986年12月版。荟萃中国历代优秀对联和当代对联佳作6000余副,分为“新春用联”、“嫁娶用联”、“祝寿用联”、“丧祭用联”、“日常用联”、“行业用联”、“名人题赠联”、“..

《千年对联佳话》

《千年对联佳话》:马书田编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1月版。18万字。共200节。从传世的第一副对联谈起,介绍500多副古今名联、奇联和妙联。或讲述与对联有关的故事,或对名联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或结合故事介..

《中国对联大辞典》

《中国对联大辞典》:顾平旦等主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2月版。286万字。分上下编。上编分对联知识、联坛人物、对联本事、楹联书目、对联常用词语、联史纪事6类,共收词目2500条。下编是古今对联汇录,共收名胜、题赠(..

《四体书实用对联》

《中国风俗对联辞典》

《中国风俗对联辞典》:裴国昌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月版。168.4万字。收1.8万余副,按内容和使用场合分为“节日联”、“习俗联”、“挽联”、“俗语成语联”、“行业字号联”5大类,每大类下分若干小类。对对联中的..

《中国唐诗对联集成》

《中国唐诗对联集成》:谷向阳等着。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62万字。汇集唐诗对联5000余副。分景物、人事、情景、哲理、警策、勉志、劝学、谦恭、惜阴、居官、处世、爱情、友谊、谐趣、达观等15篇。对每联的..

《孔府对联匾额故事》

《孔府对联匾额故事》:曲春礼着。山东友谊书社1988年7月版。8.2万字。从孔府珍藏的诸多对联、匾额中精选35幅,组成35个故事,对联、匾出处和含义作了饶有情趣的介绍。有的讲哲理明是非,有的讲历史喻现实,有的借对苍生万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