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生堂藏书约》

    《澹生堂藏书约》 : 中国明代藏书家祁承所著教育子孙勤奋读书并继承其藏书事业的训勉规约。作者在前言中自述一生嗜书笃学,训勉子弟善保家风,益增藏书。正文由《读书训》、《聚书训》、《藏书训略》 3部分组成。《读书训》主要嘱子弟奋志读书,以积学立身,辑录古人读书好学事迹23则。《聚书训》则告诫子弟对藏书应知珍惜重视,辑录古人藏书事迹 30则。 《藏书训略》分"购书"、"鉴书"二篇。"购书"篇讲述搜集图书的原则和方法:①"眼界欲宽",古今图籍丰富浩瀚,只有放宽眼界,才能博为采取。②"精神欲注"。将世俗声色、玩好之嗜转于嗜书;奇书秘本,多从精神注向者得之。③"心思欲巧",即应多方研求购书之法,主张将前代著作正文和注解中所引用、含有古佚书内容文字的,应按书分别辑录;一书又含有它书内容的,应按原书分别录出,使之并存;将当代文集中所载的当代刻书序编为目录,据以访求当代所刻之书。"鉴书"篇指出鉴别藏书五项内容:①审轻重,即审度书籍内容的重要性。②辨真伪,辨别书籍撰作的真伪。③核名实,对名异实同的、名亡实存的、得其一可以概见其类的、得其散见文字可以辑合为全书的,以及故意以原书部分内容另提书名的书,应逐一考核,才不致被蒙蔽。④权缓急,重视经世致用的书。⑤别品类,藏书应注意区分门类,才能管理得有条理。祁承为训勉子孙继承他的藏书事业,在书中总结并传授了不少图书搜集、整理等方面的经验,至今仍有借鉴价值。该书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藕香拾零》丛书本以及据以上两种丛书的重印本等。
          


为您推荐

藏书章

藏书章 :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

《藏书纪要》

《藏书纪要》 : 中国清代藏书理论著作。孙从添撰。孙从添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性嗜书,家藏书万余卷,编有《上善堂书目》。《藏书纪要》是他总结长期以来藏书家的..

藏书票

藏书票 : 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一般贴在书的里封补页或扉页的右上角或中央。藏书票起源于欧洲,是一种袖珍版画,起初多由版画家自刻,后来发展成为根据书票主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求而设计的小张..

古越藏书楼

中国私家藏书目录

中国私家藏书目录 : 又称私人藏书目录。中国宋以前私家藏书目录仅有隋代许善心的《七林》和唐代吴竞的《西斋书目》、蒋彧的《新集目录》等。宋以后由于雕版印刷普及,私家藏书日渐增多,私家藏书目录随之兴起..

中国官府藏书目录

中国官府藏书目录 : 中国古代由政府主持对官府藏书进行整理而编制的目录。印刷术发明前,图书多为写本,只有政府才有条件抄写和收藏大量图书,官府藏书目录便成为中国古代目录中最早出现的形式。从公元前 1世纪..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 : 中国一所教会图书馆。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修书室,收藏中西书籍。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