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

    藏书票 : 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一般贴在书的里封补页或扉页的右上角或中央。藏书票起源于欧洲,是一种袖珍版画,起初多由版画家自刻,后来发展成为根据书票主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求而设计的小张图画。藏书票的规格大小不一,其长或宽,小的3~4厘米,大的约10厘米。票面以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有时还有一两句箴言、警句或藏书年份。文化界曾有人将藏书票誉为"纸上宝石"。
  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人1450年制作的。西方的藏书票上通常还有拉丁文"EX-LIBRIS" (属于我的书)。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以后题材越来越广泛,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各类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品,藏书票在欧美各国非常流行,有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很多国家都有藏书票爱好者的各种组织,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的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1935年出版的《现代版画》第9期即为藏书票艺术品专辑。郁达夫非常喜爱藏书票,唐弢也广泛搜集藏书票,在其所著《书话》一书中收有陈仲纲等刻的藏书票。80年代初,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参加了国际藏书票双年会。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藏书票展,中国的藏书票曾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为您推荐

古越藏书楼

古越藏书楼 : 中国的近代图书馆。创办人徐树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曾举办绍郡中西学堂于浙江绍兴,后效各国藏书楼与学堂相辅而行之法,筹办古越藏书楼。他捐献私人藏书7万余卷,购地建楼,二十九年(1903)创办,三..

中国私家藏书目录

中国私家藏书目录 : 又称私人藏书目录。中国宋以前私家藏书目录仅有隋代许善心的《七林》和唐代吴竞的《西斋书目》、蒋彧的《新集目录》等。宋以后由于雕版印刷普及,私家藏书日渐增多,私家藏书目录随之兴起..

中国官府藏书目录

中国官府藏书目录 : 中国古代由政府主持对官府藏书进行整理而编制的目录。印刷术发明前,图书多为写本,只有政府才有条件抄写和收藏大量图书,官府藏书目录便成为中国古代目录中最早出现的形式。从公元前 1世纪..

徐家汇藏书楼

《藏书纪事诗》

《藏书纪事诗》 : 中国清代末年长洲叶昌炽(1847~1917)编撰的一部记载历史上藏书家事迹的专著。时代起于五代末期,迄于清代末期,计收集有关人物 739人。所引用资料大量采录自正史、笔记、方志以及官私目录、古..

《皕宋楼藏书志》

《皕宋楼藏书志》 : 中国清代末期"四大藏书家"之一──归安陆心源(1834~1894)与其门人李宗莲合编的藏书目录, 120卷,《续志》 4卷。皕宋楼为陆心源藏书楼之一。收录陆氏所藏宋、元、明三代旧刻精钞并为世所罕..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 中国清代吴县大藏书家黄丕烈(1763~1825)所撰古籍题跋的最初汇刻本。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士礼居"是其书斋名。黄丕烈以"求古"为宗旨,终生致力于古籍善本书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为古籍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