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十进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 : 美国M.杜威编制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为详、简两种版本,详本于1876年问世,取名为《图书馆图书小册子排架及编目适用的分类法和主题索引》,1951年的第15版改名《杜威十进分类法》,1989年出版第20版;简本主要供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现已出版到第12版。详本的各版情况见表。


  体系结构  《杜威十进分类法》受美国圣路易斯市图书馆哈利斯分类法的影响,根据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知识分类的思想 ,将人类知识 分为记忆(历史)、想象(文艺)和理性(哲学、即科学)三大部分,并将其倒置排列,展开为10个大类(下列类名引自DC第20版):
  000 总论
  100 哲学
  200 宗教
  300 社会科学
  400 语言
  500 自然科学和数学
  600 技术(应用科学)
  700 艺术、美术和装饰艺术
  800 文学
  900 地理、历史及辅助学科
  DC第20版共 4卷,除主表外,还包括附表(辅助表)、索引及使用手册等。附表包括:①标准复分表,②地区复分表,③文学复分表,④语言复分表,⑤人种、种族、民族复分表,⑥语种复分表,⑦人物复分表。
  标记符号  DC采用阿拉伯数字作标记符号,并采用小数制(即十进制)的层累标记制。以三位数(000~999)形成前三级的等级结构。在三位数中,凡带"0" 的号码均表示总论性类目:后二位为"0" 的号码表示一级类(大类),末一位为"0" 的号码表示二级类,凡末尾不带"0" 的三位数号码均属三级类。凡在三位数之后展开的号码,均须在三位数后面加一小数点隔开。例如:
  600 应用科学
  630  农业
  631   农业经营
  631.5   作物栽培
  特点  ①体系结构完整、严谨,类目详尽,层次清楚,易于理解,便于按学科进行检索。②采用严格的层累标记制,类号等级分明,具有较强的助记性,但有时号码过于冗长。③首创仿分、复分等具有组配性质的编号法。④最先为分类表编配详细的相关索引,提供一条简便的字顺检索的途径 。⑤ 拥有实力雄厚的管理机构,定期修订,使分类法不断得到更新。
  评价与应用  《杜威十进分类法》是世界现代文献分类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世界上现行文献分类法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类法,现已用30多种语言出版,被世界上 1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采用。美国95%的公共图书馆及中小学图书馆、25%的高校图书馆和20%的专门图书馆采用DC。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印刷卡片,英美两国的在版编目数据,12个国家的机读目录和10个国家的国家书目也都采用了DC。中国早在1910年就开始翻译介绍DC,并陆续出现了一批仿照DC体系并结合中国特点进行补充、修改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理论与技术对中国现代文献分类法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为您推荐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4年开始编写,1957年 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3月完成社会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集体编著,张照、程德清主编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人大法》。1952年编成草案,1953年出版。1954年出版初稿第 2版,1955年出版增订第2版,1957年出版增..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中国通用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71年北京图书馆等 36 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3月编成试用本,1975年10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1979年7月..

《中国档案分类法》

问题分类法

问题分类法 : 以档案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事由)作为分类标准,将全宗内档案分为若干类别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能较好地保持文件之间在内容方面的联系,使性质相同的文件比较集中,避免或减少同类问题文件分散..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 类目按等级层层展开并详尽列举的文献分类法。又称学科体系分类法、等级体系分类法。   简史  古代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以书目形式出现的,分类体系隐含在书目中,没有单独的类目表,也没..

文献分类工作

文献分类工作 : 根据一种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他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以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目录索引的工作。文献分类工作要求辨类清楚、归类正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