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机构,1985年10月成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情报研究所和原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合并而成。宗旨是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情报服务,协调和指导全院的图书资料工作,组织和建立社会科学数据库,促进全国社会科学文献情报网络的建设,以实现全院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社会科学图书情报资源共享。
  业务部门分为 3部分:①图书资料部分,包括图书馆、文献检索报道室、计算机室、联络协调室。②编辑出版部分,包括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室。③情报研究部分,包括传统学科情报研究室、新兴学科情报研究室、国外中国学情报研究室、基础资料研究室、国内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室。此外还有 3个职能机构:科研处、人事处和办公室。"中心"有各类人员176人,其中副研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53人。到1988年,拥有藏书20余万册,重点收藏各类工具书、参考书、大型和系列丛书,新兴和交叉学科图书等。每年定购国外期刊1700余种,国内期刊约800种。
  编辑出版6种刊物:《国外社会科学》(月刊)、《国外社会科学快报》(月刊)、《第欧根尼》 (中文版、半年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双月刊)、 《国外经济文献索引》(半年刊)、《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双月刊)。此外,还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摘要和学术文摘卡片》、《国外社会科学手册》、《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等工具书和学术参考资料。
  该中心于 1986 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代表参加"亚太地区社会科学情报网络"(APINESS),成为这个网络在中国的国家联络点(NCP)。该中心的发展趋势是:实行统一的图书资料分类法,实现编目标准化,建立和健全社会科学情报检索系统;并将采用电子计算机、缩微技术、声像设备等,逐步实现和促进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现代化及网络化。

为您推荐

文献通考

出版时间:1993-09 文献通考 : 中国宋末元初马端临(1254~1324)著,348卷,是继《通典》之后的又一部典志体史书,与《通典》、《通志》并称“三通”。作者出生于南宋宰相门庭,入元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专心写作本书,..

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 德国长篇小说。海·伯尔作。1971年在科隆出版。1975年左右在联邦德国拍摄成电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杨寿国、潘再平等合译的中译本,书名《莱尼和他们》。海·伯尔(Heinrich Boll,191..

情报检索自动化基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检索自动化基础 : 情报自动化检索教学用书。王永成编。1984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王永成,南京大学数学系教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中心副教授。本书共分10章,约22万字。第1章电脑的一般知识..

情报·预测·决策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 情报学著作。法国C. 甘沙和M.梅努著。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译本198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焦俊武等译。全书内容共分25章,分别介绍了情报、文献工作..

联机情报检索

出版时间:1992-11 联机情报检索 : 美国情报科学系列丛书的第18分册。美国梅尔威尔出版公司1973年出版,1982、1986年两次影印发行。作者F.兰卡斯特(F.W.Lancaster1933—)和E.费伊恩(E.G.Fayen)和E.费伊恩(E.G.Fa..

情报科学的基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科学的基础 : 关于情报科学基础理论的长篇论文。伯特伦·C.布鲁克斯著。英国《情报科学杂志》1980年和1981年连载。伯·C.布鲁克斯(Bertram C.Brookes),先后在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