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本文献

    写本文献 : 书写在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简称写本,又称抄本(书写在简牍、缣帛上的文献称简牍文献、缣帛文献)。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文献的制作除了铸刻、雕刻在金石上以外,主要是依靠手工抄写。中国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后,纸作为书写材料逐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清末在新疆库车发现的西晋元康六年(296)佛经残页,是现存有年代可考的最古的纸写本文献之一。1924年在新疆善县发现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1090余字,1965年在新疆吐鲁番县英沙古城南的一座佛塔遗址中,又发现了《三国志》残卷,有570余字,用正书书写,略带隶意,是 4世纪的遗物。20世纪初在甘肃敦煌鸣沙山莫高窟发现的2.5万多卷文献,其中多数是西晋末期到北宋初期的纸写本(有少数是刻本),内容包括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经典及儒家经典,还有字书、韵书、辞书、史书、方志、传记、墓志、表册、日历、医书、诗、诗文集、词曲、小说以及契文、祭文等。所用文字,有汉文、西夏文、藏文、梵文、波斯文、于阗文、回鹘文等。这些写本文献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及中亚、西亚一带宗教、语言、史地、文艺等方面珍贵的文化宝藏,现分别收藏于北京图书馆(约1万卷)、 英国不列颠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苏联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 (见彩图)


  在纸写本文献盛行时期,抄书成为风尚,如隋炀帝曾在洛阳令人抄书8.9 万卷。隋代西京长安嘉则殿藏书37万卷,唐李泌私人藏书3万卷,这些藏书几乎都是写本文献。
  初期的纸写本文献用黄檗汁染过的黄纸为书写材料,卷面用墨画栏,多张纸粘连成一卷,一端用竹木作轴,轴两端用琉璃、象牙、紫檀等镶嵌,称为"卷轴装"。 9世纪中叶,卷轴逐渐向册叶形式过渡,出现了"旋风装"(有人称龙麟装)、"经折装"(见中国古籍形制)。
印刷术发明后,纸写本文献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各种印刷型文献所取代。但写本文献仍被广泛制作和使用。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见彩图)和清代编纂的丛书《四库全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写本文献。在印刷技术相当发达的现当代,写本文献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手稿等常受到图书馆或档案馆的重视。


为您推荐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诗总集。佚名编。一卷。此编为近世于敦煌石室发现之唐人写本残卷。原书名已不可知,姑以今名名之。卷中作者均为开元、天宝间人,以卷中避讳诸字考之,当为唐中叶写本。所选诗人及作品已非完璧,存者六家..

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➀

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专题文献目录。*刘师培撰。系读伯希和所得敦煌残卷印本的提要。以阅读先后为次,共19篇。包括《毛诗诂训传》、《左传》杜预集解、《穀梁传》范宁集解、《文选》白文及李善注、唐地志、古类书等。提..

西夏文写本和刊本➀

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专题目录。苏3.И.戈尔芭切娃、Е.И.克洛诺夫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本目录前两部分收入1978年译者印行的《民族史译文集》(3)。1908、1909年沙俄П.К.柯兹洛夫两度至我国黑水城遗址(今内蒙古..

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➀

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➀

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ОИnсаНuе kиТаǔсkux РvkопNсеǔ ДуНbфуаНсkотr Фо НДаNНСТиТуТа НароДоВ Аз uИ)[苏]Л·Н·孟希科夫等编纂。此为苏联科学..

影写本

影写本 : 用薄而坚韧的纸覆盖在底本上,影写成酷似原件的书本。 ..

写本文献

写本文献 : 书写在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简称写本,又称抄本(书写在简牍、缣帛上的文献称简牍文献、缣帛文献)。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文献的制作除了铸刻、雕刻在金石上以外,主要是依靠手工抄写。中国东汉蔡伦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