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加工

    文献加工 : 对所藏分散的无组织的原始文献进行加工,使之浓缩化、有序化工作的总称,是情报部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建立文献数据库的必不可少的文献前处理工作。它包括:著录,标引,编目以及题录、简介、文摘的编制。
  著录  对文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通过著录,将文献的各种特征反映在检索工具的各种载体上,情报用户利用检索工具即可方便地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特定文献。文献著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国际上,著录规则有《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等。中国的著录规则有《文献著录总则》 (GB3792.1-83)和《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 (GB3793-83)等。著录项目一般包括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著录的载体形式有卡片、书本和磁带等。卡片式与书本式是传统手工方式著录。电子计算机应用后,著录项目可填在工作单上,通过穿孔卡片或键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使用的功能,制成检索磁带,同时打印编排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
  标引  对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标识符号(作为检索标识),揭示该文献的工作。最常用者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一定的观点为指导,按文献学科知识内容,参考用户需求以及文献形式体裁,依据一定的分类法,选标分类号码,借以组织分类目录和索引的,称为分类标引。以一定的观点为指导,按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参考用户需求以及文献形式体裁,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选标主题词,借以组织主题目录和索引的,称为主题标引。由于分类法和主题法具有不同功能,中国很多情报部门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以满足用户从不同角度检索文献的要求。文献的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其工作程序包括3 步:①对文献论述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提炼主题概念。②依据事先选定的分类法与主题词表,从中选择和组配恰当的标识符号。分类法用的是分类号码(由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组成);主题法用的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语。③按一定顺序将有关文献的题名或代号(例如文摘号)列在该标识符号后面。
  编目  对文献进行著录和标引,形成一系列描述和揭示文献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条目,并将这些条目有序排列成文献目录一类检索工具的工作。目录的种类很多,各种目录的功能和排序方法也不同。供用户随时查用的称读者目录,供情报部门内部使用的称公务目录;按不同文献类型组成的目录有图书目录、期刊目录、科技报告目录、会议文献目录、学位论文目录、专利文献目录、技术标准目录、声像资料目录等; 按目录反映的文献收藏范围分,有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等;按目录反映的文献内容分, 有综合目录、专科目录、 专题目录等;按文献的不同文种排序的目录有中文、英文、日文、俄文等文献目录;按目录的不同编排方法分,有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作者目录、书名目录等;按目录的载体形式分,有卡片式、书本式及磁带式目录等。
  题录、简介、文摘的编制  对每篇文献所进行的深度不等的文献加工工作。仅根据文献题名、 作者、 出处等外表特征进行著录、标引的条目,称为题录。除题录部分外,再对文献内容作一般性介绍的,称为简介;如对文献内容作实质性描述的, 则称为文摘。 将一系列题录、简介、文摘条目有序编排,并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就分别成为题录式检索刊物、简介式检索刊物和文摘杂志(见情报出版物)。
  文献加工再深入一步,即对相关的一系列原始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论,从而形成综述报告和述评报告等(见情报研究成果)。
  由于电子计算机在情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文献加工的某些环节,如打印和编排卡片等已逐步用机器代替手工。自动标引和自动做文摘也有很大的进展。 (见彩图)


为您推荐

文献编目

文献编目 : 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制成款目并通过字顺和分类等途径组织成目录或其他类似检索工具的活动过程。其主要作用是记录某一空间、时间、学科或主题范围的文献,使之有序化,从而达到宣传..

文献分类工作

文献分类工作 : 根据一种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他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以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目录索引的工作。文献分类工作要求辨类清楚、归类正确和..

文献分布定律

文献分布定律 : 定量描述某一学科论文在相关期刊中的分布规律。该定律指出:如果将科学期刊按某一给定学科的论文刊载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将这些期刊分成专门论述该学科的"核心"区和另外几个组或..

文献登记

文献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 : 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各种出版物,尤以期刊论文和引文居多)、作者数..

文献

文献 :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由 4个要素组成: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借助于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③用于..

文献馆档案南迁

文献馆档案南迁 :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将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代档案自北平迁往上海、贵州、四川、南京的事件。1931年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战争,进而威逼榆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