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情报系统

    苏联情报系统 : 苏联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至60年代形成的国家科技情报系统(ГСНТИ)。1960年11月29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国家科技情报系统由4级科技情报机构组成。第1级为11个全苏情报机构,第2级为90个中央部门的情报机构,第3级为14个加盟共和国和113个跨部门、跨地区的情报机构,第 4级为8800个企事业单位的情报处、室,还有1.52万个科技图书馆。从第10个五年计划(1976~1980)开始建立情报联合体,已有6个专业联合体和3个地区联合体。各级情报机构有约定的分工,通过有组织的情报流动相互联结成一个整体化的系统,集中加工世界科技文献产生的情报,从上向下流动,本国的科研成果、先进生产经验等情报,从下向上流动。总的目标是建成国家自动化科技情报系统。
  国家自动化科技情报系统 (ГΑСНТИ)是通过数据通信网由全苏、中央各部门、加盟共和国和跨部门、跨地区自动化情报中心联结而成是自动化情报系统。这些中心按专业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定出服务规则,以磁带和缩微品等形式交换情报,共享情报资源。
  苏联建设国家自动化科技情报系统的步骤是:在第7 个五年计划期间(1961~1965)实现将情报输入计算机并通过照像排版编印情报刊物; 第 8 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建立3个部门自动化情报系统;第9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建12个自动化情报系统并投入运行。鉴于当时还只有第 2代计算机,所建系统不能兼容;第10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便在第 3代计算机的基础上建成了78个全苏、联合体、部门和加盟共和国的自动化情报系统,并开发了网络情报技术,按专业领域和文献类型建立和发行磁带文档,建立了第1批包括22个全国主要科技情报机构在内的自动化情报中心网;第11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建立了分布式自动化数据库,用户可在终端通过通信线路检索远地数据库。
  1985年后,全苏、中央部门、加盟共和国和跨部门、跨地区科技情报中心已有 100多个自动化科技情报系统投入运行。有24个机构生产文献磁带,每年约300万条记录;有22个中心按不同专业和文献类型用磁盘建立了追溯数据库,总容量已达1200万条记录。在不同城市的许多科技情报机构、企业和单位建立了大约200 个远程联机检索终 端。综合性 追溯数据库设在全苏科技情报所。部门科技情报中心利用全苏科技情报所提供的部分文档建立各部门的专业性追溯数据库;加盟共和国和地区中心按照本国和地区的需要利用全苏和部门情报中心提供的特定专业和类型的数据库产品,提供情报检索服务。该系统预计到第12个五年计划(1986~1990)末完成。以后的任务是扩大用户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为您推荐

情报·预测·决策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预测·决策 : 情报检索与利用专著。傅予行主编。198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傅予行,现在湖南大学工作。本书共6章24节,约20万字。“力图从广大情报用户需要出发,把情报知识的介绍与情报..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 情报学著作。法国C. 甘沙和M.梅努著。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译本198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焦俊武等译。全书内容共分25章,分别介绍了情报、文献工作..

联机情报检索

出版时间:1992-11 联机情报检索 : 美国情报科学系列丛书的第18分册。美国梅尔威尔出版公司1973年出版,1982、1986年两次影印发行。作者F.兰卡斯特(F.W.Lancaster1933—)和E.费伊恩(E.G.Fayen)和E.费伊恩(E.G.Fa..

情报科学的基础

情报检索语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检索语言 : 情报检索语言专著。张琪玉编著。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琪玉(1910—),曾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情报研究所所长。后任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教授。本书..

情报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学概论 : 情报学理论专著。严怡民主编。198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严怡民,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主要著作还有《情报系统管理》等。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共8章,约25万字。着重从..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 : 美国出版的有关现代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国际性百科全书。1968—1983年由纽约的德克尔公司连续出版,已有36卷,并出1补本。编者A.肯特(A.Kent),H.兰考尔(H.Lanc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