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需求

    情报需求 : 情报用户客观上对情报的要求。与情报需要和情报要求不尽相同,情报需要指情报用户的主观要求,而情报要求则指情报用户明确提出的具体要求。三者反映不同层次的认识过程,在特定环境和目的下,含义相近。
  情报需求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按需求可分为普遍需求和特定需求;按时间特点,可分为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按表现形式,有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按明确程度,有具体需求和模糊需求;按内容特征,有知识型、消息型和数据型需求等等。影响情报需求的因素可归纳为环境因素和用户自身因素两大类。环境因素包括各层次的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影响、情报资源布局和情报服务等。 用户自身因素主要指专业类型、 工作性质、职务和受教育程度等。
  不同类型用户的情报需求特点不同。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各国情报学家针对各类用户分别进行过大量的有关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目前,探索人类情报需求共性特征的研究正在进行,在行为习惯、情报源、 情报环境、 情报属性、情报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已取得一批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从1948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情报会议上宣读了有关情报需求的调查报告以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研究情报需求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研究成果明显增多,70年代至今,它是情报学领域中除情报检索外研究较多的一个方面。苏联、 美国、日本、 英国等都将其列为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国际文献联合会也曾两次召集该专题的国际讨论会。从已发表的调研成果看,主要是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各类研究人员对情报的需求研究和利用研究,少量是针对其他用户的。研究工作的总目的是促进情报需求统一理论的形成。从发展趋势看,今后的研究会更加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
  60年代以前,很少开展对情报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情报需求研究工作基本是处于经验的水平上。近20年来,方法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开始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优点。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社会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 如调查表法、访问调查法等, 同时辅之以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统计抽样理论和方法等。从而方法的设计更加科学化,并由于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更加灵活的方式,也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情报学界普遍认为现用方法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寻找一种能更真实反映人的情报需求行为过程及其实质的程序化方法和建立典型模式。

为您推荐

《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研究》

《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研究》:彭斐章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22.2万字。是“图书情报需求分析与读者服务效率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向国内读者进行问卷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5章,第一章书目情报需求与..

情报术语研究

情报术语研究 : 情报科学中关于概念的构成与命名的研究领域。术语学是奥地利的E.维斯特教授开创的。1931年他发表了奠基性著作《工程语言特别是电工语言的国际标准化》。世界上有维也纳、莫斯科、捷克斯洛..

情报研究成果

情报研究成果 : 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对有关给定课题的情报资料按一定目的进行分析、研究后编写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报告。中国称为"情报分析研究成果"或"情报调研成果"。   情报研究成果是科技成果的一个..

情报心理学

情报流

情报流 : 借助各种载体使信息沿固定方向作有序运动的社会信息总和。情报流是整个情报的来源、流通与使用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情报流特点、规律及作用的研究对掌握情报过程、提高情报工作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情报政策

情报政策 : 具有法令性的以保证情报系统优化运行和履行其社会功能的基本准则。情报政策的总目标是发挥国家情报系统的总体功能。其内容包括:①保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科学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以促..

情报利用

情报利用 : 情报流的最终环节,即情报用户根据所获情报付诸实践使之发挥作用的过程。情报机构研究情报利用可以检验情报服务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利改进工作。   影响情报利用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家情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