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板文献

    泥板文献 : 以泥板为载体的文献,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后若干世纪使用于从波斯至地中海地区 (包括西亚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早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利用当地的泥土作为书写材料。泥板文献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粘土做成板状(形状有长方形、三角形及其他多边形等,厚度约 1英寸),在其干硬之前,用有三角形或方形尖头的芦苇杆、木棒、骨棒或金属棒在泥板上压成文字。这种密集的三角形文字(一头细,一头粗)称作楔形文字。泥板阴干或焙烧后即可保存或使用。因泥板无法"装订",所以篇幅较长的文献须压刻在大块泥板或多块泥板上,多块泥板的文献须在每块泥板上都要刻上文献名称和编号,并在泥板末端刻上该文献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泥板上楔形文字的"书写"起先是从上往下直行书写(即从右上写至左下),后改为从左而右"书写"。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仍使用楔形文字和泥板文献。泥板文献也曾与纸草文献一起在古代埃及被普遍使用。
  1845~1851年,英国人A.H.莱亚德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的尼尼微古城发现了大约 3万块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其内容大多是历史记载、宗教经典、神话故事、文学作品、债务契约、外交文书、法律条文、书信、遗嘱等等。据推测,这里可能是公元前20世纪的一座图书馆或档案馆。19和20世纪,在巴比伦、格拉什、乌尔、玛里、尼尼微等古城废墟中均发现了大量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另外,在埃及泰勒阿马尔奈出土了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收到的300多块泥板文献,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也发现有古代米诺斯王国的泥板文献。至1985年,世界上已出土的泥板共计约100万块,其中不少存放在欧洲和北美的博物馆内。这些泥板文献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等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见彩图)


为您推荐

跨地区文献保障体系

跨地区文献保障体系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保障全国研究与决策对文献的需求而建立的一个文献采集、收藏和利用体系。1949年由25个州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自愿组成,目的是合理使用各馆资金,迅速补充在第二次世..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JICST)编辑出版,供查阅除基础数学、天文学以外所有理工科的有关文献,简称速报。1958年创刊,日文。为国外3 大综合性检索刊物之一。到1985年,《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金文文献

金文文献 : 中国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 (即约公元前16世纪~前221年)以青铜器为载体的文献。所用文字旧称钟鼎文、彝文、吉金文字等。铸有文字的青铜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烹饪器(如鼎、 鬲、 甗)、盛食器 (如..

简牍文献

文献资料调查法

文献资料调查法 : 指对报刊、文件、文献、档案、资料等文字和图象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从而为广告活动提供有用的资料的调查方法。比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可以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预测企业..

法国文献局

法国文献局 : 法国政府情报与文献收集、出版、发行机构。1945年由流亡海外的"自由法国"政府创立。1976年2月6日正式命名为法国文献局。隶属法国总理府国务总秘书处。其职能是:①为政府和公众搜集有关法国和..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 : 中国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宋末元初马端临撰。该书上起远古,下终宋宁宗嘉定末年,共 348卷。计有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