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 : 新闻采访方法。在采访过程中,由于某种目的和需要,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采访对象,或者虽然出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不将自己的采访意图告知对方。这样的采访(特别是前者),称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的突出优点是不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有时可以挖掘出极具深度的新闻事实,甚至可以目击整个新闻事实的全过程。
隐性采访适用于以下几个范围:(一)采访对象可能因公开采访而作假;(二)采访对象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不愿接受公开采访;(三)公开采访可能引起采访对象的紧张和担心;(四)因敌对因素的特别情况而不能进行公开采访。在进行批评性报道的采访时,往往由于被批评单位或个人的阻挠而尤可优先考虑使用隐性采访。
使用隐性采访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得故意损害采访对象的名誉和利益,应尊重对方的隐私权;(二)采访反面人物或事件时,不得借口获取新闻事实而与采访对象共同做出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三)在可能的情况下,稿件写好后应该送有关单位或个人审阅。因为这种采访有时不便多看、多问,掌握的新闻素材不一定准确、全面。给有关人士审阅,有助于报道事实的准确。

为您推荐

现场采访

现场采访 : 新闻采访方法。指记者亲自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如会场、工作现场、事件现场等)所进行的采访活动。现场采访要求记者深入到事物发生的场景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

采访作风

采访作风 : 新闻采访学术语。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所表现的态度、言语、行为及行为方式。采访作风是记者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采访中的综合体现。 一个记者良好的采访作风,包括以下几方面:..

新闻采访学

新闻采访学 : 新闻采访学术语。它是以新闻采访活动为对象,以新闻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来研究、探讨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新闻采访学是应用新闻学中最首要、最基础的部分。其根..

形象采访

《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教程》

《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教程》 : 孔繁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该书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摄影专业的教材编写的,全书分为三篇共十二章。第一篇“新闻摄影引论”,包括绪论,第一、二章,研..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 刘海贵、尹德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26.6万字。全书共分15章63节。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怎样发现与判别新闻;第三章新闻采访概论; 第四、五、六章..

《新闻采访范例发凡》

《新闻采访范例发凡》 : 叶德本、解守阵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37万字。全书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分10章,第一章新闻记者的起跑线在哪里;第二章采访的定义;第三章采访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