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防疫论

    传播防疫论 : 又称“接种免疫论”。美国传播学研究者威廉·麦奎尔关于人们如何抵御反面宣传与劝服以保持原有思想、感情、态度的一种理论观点。早在1953年,霍夫兰等人在《传播与劝服》 中已经指出,接受正反两面信息的受众比只接受正面信息的受众更能抵御反面信息。在60年代,麦奎尔进一步用医学上的防疫方法来比拟描述人们抵御反面宣传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人体要抵御疾病的侵袭,办法不外两种: 一种是滋补法,即保证营养,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另一种是接种免疫法,即有意把少量病毒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抗体,培育出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当人体感染这种病毒时不再生病。比如种牛痘就是如此。麦奎尔认为,这两种方法对于人们抵制反面宣传,抗御态度改变同样适用和有效。也就是说,要让人们在思想意识上抵御反面宣传,一方面可以加强正面宣传,增强认识上的抵抗力; 另一方面则可以进行适当的反面教育,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信息,让他们在思想上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从而使他们真正面临大规模的反面宣传时也不轻易动摇,改变态度。1961年,麦奎尔和他的助手迪米特里奥斯·帕帕乔治斯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传播防疫的实验。结果表明,接种免疫法比滋补法更能抵御反面宣传。麦奎尔得出结论: 要使人们坚持某种信念而不改变态度,必须使他认清这种信念的弱点所在,这种信念只有事先经受轻微的攻击,才有力量抵御日后更强烈的攻击。显然,麦奎尔传播防疫论的重心不在滋补而在接种免疫,所以又称为接种免疫论。后来,威尔伯·施拉姆在其 《传播学概论》中用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了这样的归纳: “一般来说,这种作法的指导原则是,假如一个传播对象终归会听到敌对的观点,那么先让他听到一些相反的论点让他在精神上有所准备,他们就很可能抵御后者的劝说。这是早就为现实的政治家所了解的。举一个例子,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决定向经过挑选的人提供一份四页的报纸(译注: 即我国内部发行的《参考消息》。),上面刊登的全是译成中文的西方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和法新法的消息。他后来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作。就我们迄今所知,他并没有读过西方研究这个问题的任何材料,但他使用了我们谈的‘免疫’ 这个词。他说,如果我们让人们为了防病打防疫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危险的思想采取同样的办法呢?” 可见,传播防疫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为您推荐

第十章 防疫行政之劝告

第十章 防疫行政之劝告 : 三省防疫行政为我国创见之举,非常之原,黎民所惧,此理之自然。当疫事孔棘之际,为曲体舆情、利导行政计,不得不注重劝告。自通常文告外,复有行政公布及宣讲所二项,其办法如..

第三节 黑龙江防疫行政机关

第三节 黑龙江防疫行政机关 : 江省疫症于宣统二年冬初已有萌芽,先由警务公所集议筹办防疫会。至腊月疫气大作,遂于二十日特设防疫总会,由民政司督办一切,统辖各项防疫机关暨城乡各区。其省外各属,..

第二节 吉林防疫行政

第二节 吉林防疫行政 : 吉林防疫行政与奉天异。奉天以防疫总局统一全省防疫行政,而行政上一切实施方法,省内则特设事务所,省外则责成地方官。(除北路遮断交通及安奉铁路检疫。)吉林则异,是其总局既..

第一节 奉天防疫行政机关

会奏吉林防疫出力人员恳请照案奖叙折

会奏吉林防疫出力人员恳请照案奖叙折 : 奏为吉省防疫出力人员,择尤恳请援案分别奖叙,以励勤劳,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查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曾由前东三省总督臣锡良会奏,以疫气蔓延,人心危惧,请俟事..

吏部议奏防疫恤典拟请改照殁于王事定例办理折

吏部议奏防疫恤典拟请改照殁于王事定例办理折 : 奏为东省防疫恤典,拟请改照殁于王事定例办理,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宣统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准军机处片交奉旨:锡良等电奏核拟防疫人员医官给恤等级,请..

奏请订定往来验疫章程并防疫各种临时规则电

奏请订定往来验疫章程并防疫各种临时规则电 : 军机处钧鉴:窃查各国防疫办法,国家颁定临时遵守之各种法律,平时注意卫生行政,全国一致,无一息之懈忽。是以一有疫病发见,但遮断其一小部分之交通,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