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文章

    特约评论员文章 : 新闻评论学术语。评论员文章的一种。指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冠以“特约”二字,即是强调评论作者身份的重要性及权威性,从而强调评论本身的规格和地位。这种评论员文章常就当前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思想和政策问题发表独到见解。一般篇幅较长,它不像一般评论员文章那样,选择一个侧面论其一点,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论述,讲究论证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专题性更突出,理论性更强,政论性更鲜明。主要邀请有关党政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和其他权威人士撰写,有些外国报刊称之为“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文章”,故规格高于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报纸上的地位与社论相当,有时能起到社论起不到的作用。
特约评论员文章由评论员文章发展而来,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978年5月,针对当时社会上仍然盛行的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光明日报》率先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首开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先河,影响很大。此后,这种评论形式在平反冤假错案、解放老干部,以及在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中,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这种评论形式已经不多见(参见“评论员文章”)。

为您推荐

《李耐因通讯评论选》

《李耐因通讯评论选》:李耐因着。新华出版社1990年10月版。12万字。选收作者从解放战争到80年代40多年间发表的通讯和评论37篇。有《胜利的创造者》、《我们的攻势汹涌向前》、《在大渡河畔》、《访高原城——康定》、..

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评论 : 中国近代美学论文。王国维(见“人间词话”)著。初收入《静安文集》(1卷本),继而先后收入1927年海宁王氏印本《海宁王忠悫公遗书》(4集)和1940年商务印书馆长沙石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04卷)。195..

电视录像评论

电视录像评论 : 以有关的新闻录像为基础、配上论述语言的评论形式,一般采用声画结合、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述”、“叙”的内容主要是依靠录像资料(包括照片、图表等有关图像)予以表达..

电视口播评论

录音评论

录音评论 : 一种兼用实况音响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这里的“录音”,指出现在评论中的实况录音片断,而不是评论的制播方式。一般地说,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实况音响,只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如真实、..

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 : 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评论,它面向广大听众阐述本台对有关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借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作为新闻广播中的政论体裁,广播评论日益成为新闻节目和新闻性专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头评论

口头评论 : 一种与由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广播评论形式,专指由评论员或记者自己播讲的评论或述评。评论员或记者自己播讲,意味着以个人的名义,面向听众阐述对有关事物的见解,这必然导致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