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霄 : 著名新闻记者和报人。江苏宜兴人。原名彬,又名仁锦,笔名彬彬、徐彬、老汉、烛尘、一尘、凌霄汉阁主等。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其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铸,均为光绪进士,授编修,曾分任山东、湖南学政,是康梁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戊戌政变后同被罢官,从小受他们的影响。早年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土木工程系。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和维新党人及其后的立宪派人士关系密切。1916年起,继黄远生担任上海《申报》、《时报》 的驻京特约记者,以 “彬彬” 笔名为它们撰写 “北京特约通信”。由于对当时一些政界要员的情况较为熟悉,所写新闻通讯不仅分析局势和各方的利害关系清清楚楚,而且常能透露一些有趣的内幕材料,加之文笔恣肆,鞭挞入里,刻画那些军阀、政客如 “鬼趣图”,个个跃然纸上,颇受读者欢迎,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称为 “报界三杰”,成为民国初年最负盛名的记者之一。1918年10月,邵飘萍的 《京报》 在北京创刊后,又被聘为特约编撰,主编该报副刊并撰写剧评文章。1926年9月,天津《大公报》 复刊时,曾请其主编副刊 《戏剧周刊》,写过 《打渔杀家》 等剧评文章,在剧情分析和京剧艺术规律的探讨方面,有不少新的创获。为当时较有影响的报刊剧评作者。同时,还为 《国闻周报》撰写 《凌霄汉阁随笔》。从1929年7月7日起至1937年8月9日止,又和其弟一士合撰 《凌霄·一士随笔》,在 《国闻周报》第6卷第26期至第17卷第31期上连续刊载8年多,内有不少新闻界的掌故,自30年代起,在北京遥编天津 《大公报》 副刊 《小公园》,并以 《凌霄随笔》 等标题,连载文史方面的短文,谈清末民初人物和掌故,如数家珍,堪称那一段历史时期最可信的野史。解放后应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古籍。1954年受聘为北京文史馆馆员。1961年1月17日病逝于北京。著有 《古城返照记》 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