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调度、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 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调度和镜头的调度,是一种艺术处理手法。
场面调度,也称“舞台调度”。导演根据整体艺术构思,合理安排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行动,协调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层次位置,达到每个场面(或舞台画面)鲜明、生动、贯穿和完整,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每场戏的思想内容。电视的场面调度包括运用不同的拍摄距离、角度和镜头(机械的或光学的)运动所构成的画面变化。
场面调度出自法文,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场面调度最早产生于戏剧,是处理演员舞台位置的一种技巧。后来被引用到电影中,当电视产生、发展后,场面调度成为电影、电视共用的艺术术语。
场面调度是电视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行动路线、位置的转换与移动的安排,通过人物的外部造型形式与景物的配置和组合,调动摄像机方位的运动,形成一幅幅角度、景别不断变化的活动画面,达到屏幕造型与艺术感染力最佳效果。
场面调度包括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导演通过演员在场景中的行为路线的变化、位置的移动与转换,以及演员表演时产生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的变化来揭示人物情绪、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的调度方法。
镜头调度:导演通过摄像机方位的变化,准确运用推、拉、摇、移、升、降的运动摄影技巧,变换俯、仰、平、斜不同角度,运用景别,构图,景深不断变化的画面,去展示多层次空间,并多侧面地表现人物。
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内的调度,同时也包含镜头组接后构成的完整的场面的调度。
场面调度的依据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如作者所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导演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产生场面调度的构思,并在摄制过程中逐步实现。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