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电化教育 : 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使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手段,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进行思想政治品德及各种社会教育,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活动。广播电视电化教育包括教学和教育(狭义)两部分,是整个电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广播电视电化教育是利用图像和声音,通过视觉和听觉强化传输信息的效果,所以又称视听教育。广播电视电化教育与广播电视社会教育的关系是,前者是一种教育手段,后者是一种教育活动,后者利用前者开展和实现社会教育,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但是广播电视电化教育同时也可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其它社会教育。
广播电视电化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上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其发展历程是:20年代,无线电广播在世界上开始设有教育节目;30年代,电视成为电化视听教育最早工具之一;40年代,录音技术被引进教育领域;50年代,电视教育得到进一步开展;60年代,录像系统和闭路电视开始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得到应用和发展;70年代前后,卫星电视教育为远距离教育开辟了新局面,现在已得到广泛运用。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在我国首次出现于30年代。电化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广播电视电化教育相对于其它电化教育而言。电化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现在,广播电视电化教育除已被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用于教学实践外,并已深入到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普及教育、卫生宣传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劳动安全教育、军事和国防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处处显示其在各种教育中的优势。
广播电视电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设备、器材现代化;涉及知识综合化;电教教材和教育节目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教学、教育效果最优化。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能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教育改革。具体表现为:广播电视电化教育,可以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复杂的变成简单的,遥远的变成眼前的,难以亲自实践的变得如身临其境的,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繁与简、虚与实、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观之间实现互相转化,使教育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等再现于受众面前;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和兴趣,使受众在愉快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媒体可随时随地、多次反复使用;适用于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节省师资、校舍、设备和扩大教育规模,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