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礼鸿读书有限偷懒法

蒋礼鸿读书有限偷懒法:

蒋礼鸿(1916- ),字云从,浙江嘉兴人。

语言学家。曾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以怀任名其书斋。

着有《商君书锥指》、《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怀任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等。

所谓“读书有限偷懒法”,是借喻使用工具书查找参考资料和解决读书疑难的方法。语出其《目录学与工具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我想给使用工具书起一个名字,叫做‘读书有限偷懒法’。人的本领是善于偷懒,而偷懒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工具。读书也可以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笺注、索引之类,也可以节省不少精力和时间。

但偷懒只能是有限的,使用工具书并不能代替学习和研究。”蒋氏不仅编纂工具书,而且对辞书有精到研究。他还认为“使用工具书,只能起些引导作用和帮助减少若干翻检之劳,不能提供什么新东西”,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在于博览,要自己广泛读书并深入研究。“古往今来在学术上有成就的,都是博览精思的,决不是靠几本工具书就能解决问题的。”生平读书治学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当然,‘不知’仍然要求‘知’,但不能以非‘真知’来代替‘知’。”(《怀任斋文集·后记》)

为您推荐

周祖谟次第读书法

周祖谟次第读书法:周祖谟(1914- ),北京人。语言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着述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问学集》等。主张“为学要有次第”,他说:“专攻某一门学科,也要先读有关的基础书,然后兼及其它。如从事..

孙犁“四勿一高”读书法

孙犁“四勿一高”读书法:孙犁的读书札记深受人们喜爱。他曾在《书衣文录》中谈到其读书经验:“勿作书蠹,勿为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天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为累,是高水平。”孙犁的..

赵超构读书法

赵超构读书法:赵超构(1910-1992)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着名记者、新闻事业家。曾久在《新民报》(后改《新民晚报》)任职。以撰写言论文章见长。常视读书如打仗,认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应一丝不苟地精读经典着作,直读..

钱伟长三级跳远读书法

钱钟书联系多种作品读书法

钱钟书联系多种作品读书法:读一本书时,可以就这本书深钻细研,也可以联系其它书籍进行参照性阅读。钱钟书特别善于联系多种作品进行阅读,并在学术论着中得以体现。他的《谈艺录》早已有口皆碑,而他的一篇读书随感《读拉奥孔..

王力读书法

王力读书法:王力拿到一本书后,总是一丝不苟地先读序言和凡例。他说,譬如研读我国第一部用近代理论研究古汉语规律的着作《马氏文通》,如果不读序,用传统汉字学的眼光去看正文,就很费力,甚至会不知所云。反之,如果我们先读序,则..

金克木读书法

金克木读书法:金克木(1912-),笔名安琪、辛竹等。安徽寿县人。外国文学研究家。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真正上过学。但在毕业前后曾翻阅过祖遗的几十木箱藏书,感到“从那里仿佛可以看出清代后期五朝(1821-1911)文化变化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