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谟次第读书法

周祖谟次第读书法:

周祖谟(1914- ),北京人。

语言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着述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问学集》等。主张“为学要有次第”,他说:“专攻某一门学科,也要先读有关的基础书,然后兼及其它。

如从事语言研究,语言学就要先学好,要会发音,会用音标记音,这是必要的一个次第。从事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概要就是必要的一个次第。

关于语言文字,就得先看《说文解字》,然后才能研究古文字。研究历史,应先从通史入手,再进行断代史研究”(《谈治学的方法》)。

周氏在读书时,首先把一两部书认真读好。他认为,浮皮潦草地读书是当今通病。

束之高阁不念,或者只念两篇三段,是没有什么用的。《诗经》只念《伐檀》、《七月》、《硕鼠》,那离懂《诗经》还差得远呢。

为此,他在研究文学时,首先读《诗经》,然后读《楚辞》,读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这种“次第读书法”,其实质是循序渐进,打牢基础。

为您推荐

赵超构读书法

赵超构读书法:赵超构(1910-1992)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着名记者、新闻事业家。曾久在《新民报》(后改《新民晚报》)任职。以撰写言论文章见长。常视读书如打仗,认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应一丝不苟地精读经典着作,直读..

钱伟长三级跳远读书法

钱伟长三级跳远读书法:钱伟长(1912- ),江苏无锡人。物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员。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

钱钟书联系多种作品读书法

钱钟书联系多种作品读书法:读一本书时,可以就这本书深钻细研,也可以联系其它书籍进行参照性阅读。钱钟书特别善于联系多种作品进行阅读,并在学术论着中得以体现。他的《谈艺录》早已有口皆碑,而他的一篇读书随感《读拉奥孔..

王力读书法

金克木读书法

金克木读书法:金克木(1912-),笔名安琪、辛竹等。安徽寿县人。外国文学研究家。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真正上过学。但在毕业前后曾翻阅过祖遗的几十木箱藏书,感到“从那里仿佛可以看出清代后期五朝(1821-1911)文化变化的一角”(..

蔡尚思读书法

蔡尚思读书法:蔡尚思在30年代曾住入南京国学图书馆读书,经常每天看书在16个小时以上,有时一天搬取的书籍就多达几十部。其读书的步骤是:读书之前先熟悉该馆《图书总目》集部,以便随时作些记号;确定借书范围,凡诗、词、歌、曲..

高亨通一经读书法

高亨通一经读书法:高亨认为,要踏踏实实地真正“读通”一种重要书籍,以其作为走向治学之路的第一步。这也是高亨自己的读书方法。他早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读书时,就曾选定《韩非子》作为深入钻研的对象,潜心攻读,于1926年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