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三心两结合读书法

徐锡麟三心两结合读书法:

徐锡麟(1873-1907),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书香门第。

从六岁开始,就在家中的“桐映书屋”里埋头读书。由于他天资聪敏,又勤奋好学,所以不但读完了“四书五经”,而且还通读了收藏在“桐映书屋”里的天文、算学、历史、地理等许多书籍。

徐氏读书,以“三心”、“两结合”为特点。

所谓“三心”,即专心、细心和恒心。因他读书时以“三心”为主导,排除一切杂念,所以背诵课文又多又快,有“奇才”之称。每当读到书中的重点和警句时,他就打上问号,然后去请教他父亲,直到学懂为止。

他曾对人说:“我每天要吃饭,我也每天要读书。若一天不吃饭,肚子里就会饥饿;若一天不读书,脑子里也会饥饿。”“两结合”,一是读书同修身养德相结合。在其书桌上,放着他手抄的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言:“夫君子之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并以之为座右铭。二是读书同锻炼身体相结合。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仍常到书屋外散步、打拳、做体操,以调剂读书生活节奏。

为您推荐

黄侃读书法

黄侃读书法:黄侃读书治学时,取“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读有关自己研究专业的书,总要反复数十遍,一直达到能举出其篇、页、行数,十九无差误为止。一次他读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自限180日读完,凡遇其中有需计算的地方,都要一..

章炳麟从师读书法

章炳麟从师读书法: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抗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时开始讲学。曾发表学术论着,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在文学、历史..

冯友兰读书法

冯友兰读书法: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哲学家。1912年入中国公学,毕业后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从此,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就成了我的专业”(《冯友兰自传》)。自述逻辑学对其学哲学有着巨大影响:“无论如何,我对于..

沈尹默遮字难已读书法

蔡元培读书四字诀

蔡元培读书四字诀:着名教育家蔡元培有一个治学的四字诀,即“宏、约、深、美”,概括了他的基本读书方法。“宏”是指知识结构要博大宏伟,兼收并蓄,了解邻近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贯通,以打下坚实的基础;“约”是一个..

鲁迅读书法

鲁迅读书法: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鲁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读书方法论。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1)泛览。“爱看书的..

李扶九分等读书法

李扶九分等读书法:李扶九(约1878年前后在世),清学者。着有《古文笔法百篇》。曾把读书方法分为“上等”和“次等”两种。上等读法即“将读此文,宜先知人论世,考明题目来历,了然于心。如我当境作文一般,要如何用意下笔,遣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