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来燕榭读书生活

黄裳来燕榭读书生活:

黄裳(1919- ),散文家、藏书家。

山东人。幼入私塾,“识得若干字后就开始读《四书》”(《读书生活杂忆》),家藏的《红楼梦》、《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和《聊斋志异》也大半“偷”来读过。

认为《聊斋志异》是第一部使他获得阅读古文本领的“最好的课本”。

中学在天津南开中学度过,“父亲每月寄来的生活费大部分都被我买了书。”而且养成了“碰到什么就读什么”的习惯。这习惯对其以后成为“杂家”影响很大。

抗日战争开始,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常常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

《四部丛刊》差不多大半借着看过,就这样接触了大量版本书的样本,“懂得了什么是黄跋、何校”。毕业后,当过美军翻译,后成为《文汇报》记者。

1949年后仍在报馆工作。自述:“从小就喜欢书,也从很小起就开始买书。对于书的兴趣多少年来一直不曾衰退过。”(《书的故事》)从南开中学开始就爱搜集旧书。

30年代后期,阿英的《夜航集》和《小说闲谈》等对黄裳影响很大,并奉它们为读书收书的指南。他说:“四十年前开始买旧书,前后大约有十年光景是最起劲的时期。买的书很杂乱,并无明确的目的,所以各种门类都有一点,不能形成系统的专藏,成不了气候”(《几种版画书》)。大学毕业后,不再漫无目标地读书搜书,“懂得为了工作、学习、写作而确定搜求与阅读的方向了。”书斋名“来燕榭”,所藏极富,明清版本为特藏。文章多论书论文论事,文字朴实无华,态度含蓄从容,但文笔稍欠变化。

晚年曾撰文谈到几十年跑店习惯的改变,他说:“过去逛书店,无论是新书店、旧书坊,都能时常遇到一些引人入胜的品种。……凡是过去不曾见过的,或久求不获的,入手后都会有一种带有极大刺激性的新鲜感,而这正是书店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现在这种吸引力是大大减退或消失了(《老年与书》)。有《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珠还记幸》、《旧戏新谈》、《前尘梦影新录》等。

参见 榆下说书 银鱼集 珠还记幸 翠墨集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志 : 训诂、校勘札记集。王念孙(见“广雅疏证”)著。有清读书杂志本传世。本书包括《逸周书杂志》、《战国策杂志》等10种共82卷,集王氏毕生读书心得而成。主要是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

东塾读书记

出版时间:1992-11 东塾读书记 : 学术笔记。陈澧著。光绪中广州刻本。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代学者、文字学家。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郋园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郋园读书志 : 目录书。叶德辉(见“书林清话”)著。民国17年(1928)长沙叶氏上海澹园排印本。叶氏藏书之富,甲于湖湘,所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为近世言版本者之大宗。其藏书既编《观古堂..

郑堂读书记

郡斋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郡斋读书志 :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

读书丛录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丛录 : 学术笔记。洪颐煊著。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吴氏醉六堂重刻本。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清代浙江临海人。少时刻志力学。嘉庆六年(1801)跋..

读书杂识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识 : 学术笔记。劳格著。清光绪六年(1880)苕溪丁宝书辑刻《月河精舍丛钞》本。劳格(1820—1864),字保艾, 一字季言,精校雠之学,而于读史及文集尤谙熟。另著有《唐郎官石柱题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