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读书

孙中山读书: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以家贫,10岁入塾。1878年抵达檀香山,“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1882年进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设立的奥阿厚书院(高级中学)读书。

在校勤奋学习,努力攻读中外书籍,尤爱读华盛顿、林肯等人传记。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

1905年在日本组建并领导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遗着编为《中山全书》。

有《孙中山选集》等。其《建国方略》于1989年被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之一。生平重视实践,在哲学上提出“知难行易”说。

曾自述一生嗜好,“除革命而外,唯有读书而已”,至于“藏于行箧而刻刻不离者,非手枪炸弹,而为爱读之书籍。旅行时他物均可不带,独书籍不肯忘”。并提倡有暇“当从事于译书、读书或从事于实地考察”。1896年曾在英国伦敦读书于图书馆,涉猎广泛。

1918年至1919年在上海原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的居邸,藏书占有大半位置。在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月薪多为书出。

曾回忆道:“……至于读过之书,无法尽记,惟在革命失败时,每年书费至少四五千元;若从事革命时,所费较少,只二三干元罢了。”在今日广东中山县孙氏故居的二楼书房里,还保存着当年用过的书桌、台椅和读过的《三国志》、《东莱博议》等书。 参见 建国方略

为您推荐

《伟大的孙中山》

《伟大的孙中山》:黎明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5月版,1979年9月版。4万字。传记故事。分4章:“勇敢的少年”、“寻找真理的人”、“胜利、妥协、前进”和“伟大的转变”。介绍孙中山青少年时代反对贪官污吏,长大后出..

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

出版时间:1993-09 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 : 中国台湾王云五主编。由中山学术文化基金董事会授权编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出版。凡10册,共1000万字。参加编写者200余人,均为台湾各大学权威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家。..

《孙中山与宋庆龄》

《孙中山与宋庆龄》:耿可贵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某日黄昏。在上海西摩路宋家花园洋房里,13岁的宋庆龄和妹妹宋美龄意外地接待了一位“牧师”。原来他正是被清政府悬赏捉拿的其父..

《孙中山和他的亲友》

中山义秀

出版时间:1992-12 中山义秀 : 日本小说家。原名议秀,福岛县大屋村人。192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英语专业。大学期间曾与横光利一等人创办同人杂志《塔》,对农民文学颇感兴趣。1938年以短篇小说《绣球菊》获第七届..

孙中山读书

孙中山读书: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以家贫,10岁入塾。1878年抵达檀香山,“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82年进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设立的奥阿厚书院(高级中学)读书。在..

杨守敬读书

杨守敬读书: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历史地理学家。时人称其地理学与王念孙、段玉裁文字学和李善兰算学为“三绝学”。八岁入塾,“四书成诵”(《邻苏老人年谱》)。17岁入学馆,习时文并研习汉学。常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