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书年

国际图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第16届大会上,决定把1972年定为国际图书年,旨在大力宣传图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巨大作用,而不在于单纯提高世界图书的产量;与此同时,还应促使人们养成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朝着建设成“阅读社会”(Reading Society,指社会每个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方向迈进。

这次大会同时还规定了国际图书年的四个主题是: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鼓励创作与翻译;印制与发行图书,包括发展图书馆事业;促进人们养成阅读习惯;图书为教育与国际间的了解与合作服务。为了确保国际图书年目标的实现,有关国际机构组织了一个“支援委员会”(Support Committee)。该委员会制定了图书宪章(Charter of the Book),确定了10个原则:(1)每个人都有权读书;(2)在教育活动中,书是必不可少的;(3)社会负有为发挥作家的创造而创造条件的特殊责任;(4)完善的出版业对于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5)图书印刷设备对发展出版业是必不可少的;(6)书商作为联接出版商与读者的纽带提供服务;(7)图书馆是情报与知识、智慧与美的享受的国民资源;(8)用来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料的图书,是为读者服务的最主要的文献载体;(9)图书在各国之间的自由流通,是对国民生活用品必不可少的补充,并因此能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10)图书为国际间的了解、和平与合作服务。

同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由作家、出版商、翻译工作者、图书馆馆员和书商等协会的代表组成了一个“国际图书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ok Committee)。

1972年按计划举办的国际图书年活动提出了“书为人人”(Books for A11)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涉及到出版物的可得性问题(指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均可查到为公众所使用的公开资料)和阅读习惯问题(当前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大障碍是世界文盲为数众多)。为配合该次活动,各国都举办了响应活动,如匈牙利政府发行了“国际读书年纪念邮票”等。在国际图书年以后的10年中,世界图书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为了解其进展情况,应英国政府的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2年6月7日至11日在伦敦召开了一次世界图书大会。这次大会以“走向阅读社会——80年代的目标”为议题,着重分析了当前世界图书印制与发行的趋势,并对未来作了预测;在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争取达到“阅读社会”的新的世界性行动计划。此外,大会还讨论了现代技术对图书出版前景的影响、国际图书的流通和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图书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区的图书市场现状、纸张的生产与消费等问题。世界图书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多学科大会,它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提供了论坛,让他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次大会的召开,对日后世界图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见 国际图书委员会

为您推荐

比较图书馆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3-09 比较图书馆学概论 : 美国丹顿(J. Peri-am Danton)著,1973年由美国芝加哥图书馆协会(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出版。比较图书馆学是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出版时间:1992-11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 英语世界中销路最广的一种供 学校和家庭使用的综合性百科全书。1917—191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8卷。1980年美国芝加哥菲尔德企业公司重印版,22卷。出口发行版,26卷(23—..

图书学大辞典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学大辞典 : 图书学工具书。卢震京著。1971年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出版,1974年修订1版,1979年修订2版。卢震京(1906—),中国江苏南京人,私立金陵大学文学学士,曾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图书馆主任。..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

比较图书馆学手册

出版时间:1992-11 比较图书馆学手册 : 英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集大成著作。S.西姆索娃与麦克夫人(M.Mackee)合著。英国尼勒特图书与克立夫、宾雷有限公司1975年出版。S.西姆索娃(S.Simsova),比较图书馆学先驱之一..

专门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际

出版时间:1992-11 专门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际 : 专门图书馆管理专著。庄方荣著。1984年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庄方荣,任教于台湾大学及辅仁大学图书馆学系,著作还有《丛书总目续编》、《图书馆的专业与非专业..

中国图书分类法

出版时间:1992-11 中国图书分类法 : 图书分类法著作。刘国钧(见“中国书史简编”)编制。1929年第1版,1936年第2版。1957年北京图书馆出修订第1版。1910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