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

三乐: ①孔子将人生爱好的事分为有益和有害各三种。语见《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宋邢昺疏:“此章言人心乐好损益之事各有三种也。”②孟子理想中的人生三件乐事。《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为您推荐

乡原

乡原: 谓貌似有德而与世俗同流合污者。语出《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原与“愿”同。《孟子·尽心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

中庸

中庸: 儒家伦理思想。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平常、常道。《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发挥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视为一种美德,而且作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自己的言..

五德

五德: ①五种品德。(1)《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朱熹注:“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2)《孙子兵法·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注:“将宜五德备也。”②五行之德。..

忠恕

观眸

观眸: 观测德操的方法。《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暸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朱熹注:“良,善也。眸子,目瞳子也 。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

忠: 道德规范。通常指诚实无欺。《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朱子语类》卷二七:“忠者,诚实无欺之名。”特殊涵义谓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左传·成公二年》:“忠,社稷之固也。”《国语..

实行实用

实行实用: 明清之际颜元的知行观与培养人才的要求和方法。颜氏反对程朱空谈心性,强调习行实践,指出兼通六艺或专精一艺的人,都是在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上下过真功夫而以经世致用、泽及苍生为目的,这是“儒者之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