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眸

观眸: 观测德操的方法。《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暸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朱熹注:“良,善也。眸子,目瞳子也 。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盖人与物接之时,其神在目,故胸中正,则神精而明;不正,则神散而昏。  廋,匿也。言亦心之所发,故并此以观,则人之邪正,不可匿矣。然言犹可以伪为,眸子则有不容伪者。”

为您推荐

忠: 道德规范。通常指诚实无欺。《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朱子语类》卷二七:“忠者,诚实无欺之名。”特殊涵义谓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左传·成公二年》:“忠,社稷之固也。”《国语..

实行实用

实行实用: 明清之际颜元的知行观与培养人才的要求和方法。颜氏反对程朱空谈心性,强调习行实践,指出兼通六艺或专精一艺的人,都是在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上下过真功夫而以经世致用、泽及苍生为目的,这是“儒者之真”。他..

孝: 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起源于先秦。《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此谓六顺也。”对孝有不同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

心中贼

文吏

文吏: 文职低级官员。《史记·冯唐传》:“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汉书·何武传》:“武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论衡·程材》:“论者多谓儒生不及彼文吏。”《后汉书·光武纪》..

智仁勇

智仁勇: 儒家的伦理思想。语本《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邢昺疏:“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故不忧也;知者明于事,故 不惑;勇者折冲御侮,故不惧。”《礼记·中庸》:“好学近..

圣贤气象

圣贤气象: 理学家用语。指奉为圣贤的精神境界的外部仪态、气度。程颢说“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二程遗书》卷五)。程颐说“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于名上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