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832—912): 五代佛教大师。俗姓姜,名休,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于本地和安寺,从圆贞禅师攻读《法华经》。长于诗文,能书善画。所写隶篆草书,时称姜体,所画罗汉,粗眉大眼高鼻,时称“梵相”。因忤节度成汭,流放贵州,天复中入成都,蜀主王建爱其诗才,留住东禅院,赐号禅月大师,为专建龙华道场。累封为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元逸大师、守两川僧箓大师。著有《禅月集》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裴肃: 唐学官。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贞元中任国子司业。认为《老子》书深奥微妙,常人不能理解本意,作为考试科目不当;《尔雅》博通训诂,纲维《六经》,为文字之楷范,古今多传习,奏请以《尔雅》代《老子》。获准。出任地方官,历..
宋真宗(968—1022): 即赵恒。宋代皇帝。在位期间,值宋经济发展时期,重视教育,尝诏州县学校及聚徒讲学之所,并赐《九经》。令开封府及所过州、军考送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举人、及高年不仕德行可称者,上闻。立曲阜孔子庙学舍,追..
王开祖: 北宋经师。字景山,永嘉(今属浙江)人。学者称儒志先生。皇祐进土。不仕,杜门著书。志于“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淫邪之路,开皇极之 门”(《宋元学案·士刘诸儒学案》)。强调行,认为“言不行则言隐,知不行则知隐”(《..
赵匡: 唐经学家。字伯循,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师事啖助,通《春秋》,官至洋州刺史。曾著《举选议》,批评科举制度的弊端。认为进士惟重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不惟无益于用,实亦妨其正习”。明经口问大义,又诵疏文,而于..
张荐明: 后晋道士。燕(今河北)人。少以儒学游河朔(今黄河以北),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学说。后晋高祖延入内殿讲《道德经》,“闻宫中奏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