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才(?—1045): 北宋教育家。字挺之,青社(今属河南)人。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曾从河南穆修学《易》。初官卫州,获嘉主簿,权共城令。曾为邵雍师,授以陆淳《春秋》、《易》,雍卒以《易》名世。后调孟州司法参军,又辟为泽州签署判官。时泽人刘羲叟从其受历法,时称”羲叟历法”,发扬雄、张衡之所未喻者。弟子甚众,以邵雍为最著。
- 欢迎来到文学网!
皇甫湜(约 777—约 830): 唐文学家。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与李翱同学文于韩愈,为韩门嫡传弟子之一。元和进士。官至工部郎中。积极参与古文运动。论“文”与“理”的关系,认为文者言之华,意新则怪,出众则奇。文之用..
王孝通: 唐数学家。自称“长自闾阎,少小学算,镌磨愚钝,迄将皓首,钻寻秘奥,曲尽无遗”。武德时为算历博士,官至太史丞。著《缉古算术》一卷,汇集关于建造堤防,勾股形及从各种棱台的体积求其边长的算法等二十个问题,大部分能运用..
冯伉(744—809): 唐学官。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大历初,登五经秀才科。建中四年(783),又登博学三史科。任醴泉令时,为改易风俗,重视社会教育,著《谕蒙》十四篇,宣扬仁义,劝学务农,每乡给一卷,使其传习。历官给事中、太子侍读、兵部..
种放(?—1015): 北宋经师。字明逸,洛阳(今属河南)人。性嗜酒,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自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以讲习为业,从学者甚众,得束脩以养母。因名声颇大,多次应诏入朝。每至京师,秦雍生徒多就而受业。曾为右谏议大夫,上..
李翱(772—841): 唐哲学家、学官。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贞元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兼史馆修撰。后官至山南节度使。他主要继承儒家思孟学派,又深受佛学影响,《复性书》三篇是其代表著作。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