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伉(744—809)

冯伉(744—809): 唐学官。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大历初,登五经秀才科。建中四年(783),又登博学三史科。任醴泉令时,为改易风俗,重视社会教育,著《谕蒙》十四篇,宣扬仁义,劝学务农,每乡给一卷,使其传习。历官给事中、太子侍读、兵部侍郎、国子祭酒、同州刺史。为祭酒时,奏请整顿学事,实行严格管理制度,凡“艺业不勤,游处非类、樗蒲六博、酗酒喧争、凌慢有司、不脩法度,有一于此,并请解退”。又建议将考试成绩与廪膳待遇联系起来,以激励生徒勤于课业。被采纳实施。著有《三传异同》。

为您推荐

石昂

石昂: 五代私学大师。后晋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苦读经学,不喜佛说,藏书数千卷,不求仕进。“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新五代史·石昂传》)。节度使符习委为临淄令。监军杨彦朗讳“石”,更其姓..

种放(?—1015)

种放(?—1015): 北宋经师。字明逸,洛阳(今属河南)人。性嗜酒,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自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以讲习为业,从学者甚众,得束脩以养母。因名声颇大,多次应诏入朝。每至京师,秦雍生徒多就而受业。曾为右谏议大夫,上..

李翱(772—841)

李翱(772—841): 唐哲学家、学官。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贞元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兼史馆修撰。后官至山南节度使。他主要继承儒家思孟学派,又深受佛学影响,《复性书》三篇是其代表著作。倡..

徐锴(920—974)

陆质(?—805)

陆质(?—805): 唐经学家、学官。初名淳,后改名质,字伯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师事啖助,传其《春秋》学。历官国子博士,信州、台州刺史,太子侍读。以《左传》虽长于述事,但发明大义则不如《公羊传》、《穀梁传》,遂综述《春秋》义..

周昉

周昉: 唐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官越州、宣州长史。工仕女,初学张萱,后则小异,多写贵族妇女,优游闲佚,容貌丰肥,衣褶劲简,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曾创制具有华丽特色的“水月观音”。雕塑者仿效之..

乐史

乐史: 北宋史学家、经师。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雍熙进士。任著作佐郎,知陵州。在家乡办有慈竹书院,广招弟子,教授生徒。献《金明池赋》于朝廷,召为三馆编修。累官职方员外郎。著有《仙洞集》、《广卓异记》等四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