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箴: 古代文体。用于训戒、劝过。铭,刻于器物的铭辞。箴,箴规过失的韵文。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夫箴诵于官,铭题于器,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其叙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也。”
- 欢迎来到文学网!
笑: 古代音乐教学用具。吹奏乐器之一。相传殷周时已广泛应用。甲骨文“和’字,即指小蛮。《礼记·明堂位》载有“女祸氏之鉴簧”。:(周礼·春官》有塑师,掌教竿、丝等乐器的吹奏。曾侯乙墓出土的答有竹管十四根,簧片亦竹制..
赋: 文体名。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荀子·赋篇》为最早的以赋命名之篇。至汉发展为特定的体制,称汉赋。讲究韵节、词采,颇为盛行。后世发展,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骈文的称“律赋”(或 “骈赋”)。..
霓裳羽衣曲: 唐代法曲名作。据《太真外传》注,为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所作。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天宝四年(745)册立杨太真为贵妃,..
歌有: 所宜古代乐教谓不同类型的歌适宜于不同个性的人演唱。《礼记·乐记》载:子贡间师乙:“赐闻声歌各有所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答日:“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
阳夫三叠: 唐代歌曲。歌词据王维《送元二之安西》诗并有所发展。因有“西出阳 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名。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阳关曲》、《渭城曲》。唐、宋以来,曾有多种唱法,各派琴谱均以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