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精思: *朱子读书法之一。熟读,指把书本知识读得烂熟成诵。精思,指反复玩味、思考,把握住文义“脉络”、“贯通处”。朱熹《读书之要》:“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劄记: 亦作“札记”。研究中积累资料的方法之一。历代学术大师都重视此法,宋张载提出“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心中苟有所开,即便劄记”《经学理窟·学大原下篇》)。二程称张载“著《正蒙》,处处置笔砚,得意即书。劄记..
虚静: 道家用语。《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强调观复知常道,必须心境空明(虚)宁静(静),不杂私欲,才能悟道而得道。此说对稷下道家的“虚静谨..
习斋教条: 清颜元在博野杨村学馆所订之学规。共二十则,其目为:孝父母、敬尊长、主忠信、申别义、禁邪僻、勤赴学、慎威仪、肃衣冠、重诗书、敬字纸、习书、讲书、作文、习六艺、行学仪、序出入、轮班当值、尚和睦、贵责..
实历: 明王廷相用语。意谓通过亲身经历以获得真知。他批评理学教育“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而徒为讲说,主张“学博而可约,事历而后知要”(《慎言·小宗》)。他以学操舟为例,认为只在室内泛讲何以航,何以招,何以橹,何以帆..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谓只学习不加思考则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则空泛而不实。学与思结合是孔子教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韩诗外传》卷六:“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