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喻: 善于启发诱导。语出《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郑玄注:“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推也;开,为发头角。”“思而得之则深。”意即指引途径而不牵着行走,严格要求而不施行强迫,开其端绪而不和盘托出;如此则师生融洽,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而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喻”。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为学之序: 指学习、修身之程序。宋理学家均将《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之序。朱熹集注引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他又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
正史: 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正史削繁》。纪传体史书皆以帝王本纪为纲,被称作正史。《隋书·经籍志》二:“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唐刘知几将正史、杂述并举,对凡记一朝大典者,如《尚书》、《春秋》,亦称..
专经: ①专习经学。《魏书·李瑒传》:“每谓弟郁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也?’”《南史·王俭传》:“宋孝文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莫以专经为业。俭弱冠便留意《三礼》,尤善《春秋》。”唐张说《故括..
六经皆史: 谓儒家“六经”皆是史籍。明王守仁《传习录》:“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
章句之学: ①指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学问。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古人谓章句之学,谓分章摘句,则今之疏义是也。”汉今文经学派专事此道。《汉书·艺文志》载:《尚书》有《欧阳章句》、《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