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论

成实论: 佛教论书。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凡二十卷。“实”即
“四谛”,“成实”意为成立四谛的道理。内容主讲“我空”、“法空”,即“人法两空”。是南北朝时成实学派的主要依据典籍,亦是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典籍。旧疏均散佚,现存部分于隋僧慧远的《大乘义章》中。

为您推荐

小经

小经: 亦称“小儿经”、“小儿锦”、“消经”。回族对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拼记汉语的拼音文字的称谓。因回族习称阿文和波斯文为经文,称阿文和波斯文书籍为经典或“大经”,故称之为“小经”。又因经堂小学首先使用,故称“..

维摩经

维摩经: 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亦称《维摩诘经》。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三卷。“维摩诘”,意“净名”或“无垢称”,略称“维摩”,佛教菩萨名。据经载,他是毗耶离(吠舍离)富有而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经中通过他与文殊师..

三洞四辅

三洞四辅: 《道藏》七部分类总称。“洞”即“通”义。“三洞”分为洞真(上乘)、洞玄(中乘)、洞神(小乘)。每洞又分为十二类:本文类,为经教原文;神符类,以符箓咒语为主的道书;玉诀类,为道经的注解和疏义;灵图类,为图解或图象本文的著..

四宾主

华严经

华严经: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国佛教华严宗据以立宗和宣教的重要佛教经典。旨在宣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界缘起”的客观唯心世界观,以及“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等“顿入佛地”的思想。东汉至唐..

八难

八难: 道教学道阶次说。谓:得生为人而欲舍女取男为一难;得生为男而欲才貌双全为二难;诸善已备而欲得生有道之国为三难;贫而好道为四难;富而信道为五难;受恶而不计较为六难;得见三洞宝经而勤诵供养为七难;遇仙真教化而同志相遇..

四照用

四照用: 佛教禅宗临济宗教学方法。“照”指对外物的认识,“用”指对自我的认识。根据学徒对外物及自我之不同认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破除“我执(执着自我)”和“法执(执着外物)”,即把自我与外物视为实有的世俗观点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