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改革运动

    文书档案改革运动 :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改革。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其文书运转和档案管理的现状与行政效能的需要不相适应,公文手续繁琐,运转迟缓;档案由卷阀把持,管理紊乱。为提高行政效率,并在欧美行政管理理论、方法的影响下,以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为首的一批政府人士积极倡导行政效率运动,而"欲求政令推行之迅速,应从改革公文及缩短行政程序着手",作为行政效率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遂于1933年逐步开展。
  1933年6月行政院召集改革公文档案会议,讨论中央18个部会提案汇集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重点在减少行文数量,简化运转层次和登记手续。主要内容有:①以公报代替须公布的发文;②以会签簿代替会稿咨文;③修改公文稿面和收发文簿式;④改革公文用语,简化程式,采用标点符号并分段叙述。
  运动的中心内容是试行文书档案连锁法。即在一个机关范围内集中统一文书档案工作流程的做法。甘乃光等人认为:"文书与档案本不能分,档案原为归档之文书,文书即未归档之档案,二而实一者也。"故设计几道简便方法和手续,把文书运转各环节,从收发室到承办机构至档案室,在程序、手续、责任上连锁起来,加快文书流转。具体做法是:①分类统一,由收发室根据既定的分类方案,负责统一分类,档案室不另分类,据此类别归档。②编号统一,由收发室统一编订全机关总收发文号,取消机关内各承办机构的各自编号。档案室亦依据此号存储保管。③登记统一,所有收发文只在收发室用三联单登记一次,其中一张存收发室,一张存档案室,一张随文传观后存文书科。④归档统一,文件经办完后,由档案室统一立卷归档。此法在1933年下半年首先在内政部试行,后逐渐推广到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等地。
  1934年12月行政院成立行政效率研究会,甘乃光为主任,聘请若干专门委员进行公文档案改革工作的研究,并出版了《行政效率》杂志,刊载了大量关于文书档案改革的研究文章。
  1935年2月成立行政院所属各部会档案整理处,领导和指导档案工作。该处协同行政效率研究会第二组对中央各机关的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编制报告、拟具方案,对一些部会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实际试验和指导。同年6月,档案整理处因经费困难撤销, 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由此逐步进入低潮。
  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使涉及的机关加速了文书的运转,提供了公开划一的档案管理办法。这些都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并对近代文书档案工作有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一些政府人士和学者更加重视文书档案工作的研究,从而推动了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和形成。

为您推荐

文字改革文集

出版时间:1992-11 文字改革文集 : 汉字改革的文章汇编。吴玉章著。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吴玉章(1878—196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名永珊,以字行。四川荣县人。曾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

汉字改革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汉字改革概论 : 中国文字改革著作。周有光著。1961年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1964年修订再版,1979年3版。周有光(1906—),中国当代语言文字学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原名周耀平,江..

《改革者》

《改革者》:张锲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13万字。一封反映C城改革现状的群众来信,促使省委书记陈春柱深入基层“私访”。小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背景,围绕当年在“十个大庆”口号鼓动下,由陈春柱批准,贸然决定上马..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论着目录

《今日中国——改革与开放》

《今日中国——改革与开放》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罗马尼亚语广播专题节目。前身是《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开办于1983年,1992年4月改为现名,每星期一播出1次。以展示新中国蓬勃向上、不断进步、改革..

《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

《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广播专题节目。前身是《中国建设》节目,创办于阿拉伯语广播开播初期,每星期一播出1次,每次10分钟左右。主要介绍中国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成..

《关于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改革的初步意见》

《关于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改革的初步意见》 : 1987年11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厅局长会议后,广播电影电视部于11月23日提出。全文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8年版)。《初步意见》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