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档案事业

    法国档案事业 : 法国是近代意义的档案事业的开创者,也是档案工作历史比较悠久的欧洲国家之一。12世纪以前,国王档案没有固定保管场所,随国王流动。1194年法王腓力二世同英国作战失败,随身所带档案成了英王理查一世的战利品。从此国王才把皇家档案与宫廷财宝一起存放在巴黎王宫内,并建立了专门保存档案的宪典宝库。14世纪以前,相继出现各种等级的封建庄园档案馆、教会档案馆、城市档案馆、行会档案馆、公证所档案馆、大学档案馆以及形形色色的私人档案馆,档案大部分是用羊皮纸和羔皮纸写成的,数量不多。15世纪末到16世纪,法国发展成中央集权国家,纸张的普遍使用使档案数量迅速增多,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17世纪到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增长,国家事务日益增多,国王的各种办事机构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国家机关,出现了主管机关档案馆,如1659年成立的海军部档案馆、1671年成立的外交部档案馆、1674年成立的殖民地部档案馆、1701年成立的陆军部档案馆等等。1770年统计,全法国约有1万个档案馆,仅巴黎就有400多个。这些档案馆都是依档案拥 有者的意愿而 成立的不对外开放的封闭性机构,彼此独立,各行其是。全国没有统一的档案立法和规章制度。
        


  1789年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国家机器,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立即着手进行档案改革,颁布了档案法,废除了封建时代的各种档案馆,建立了国家和省级档案馆,使档案工作逐渐发展为国家的一项专门事业 (见法国档案改革),标志着世界档案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此后,法国于1821年创办了近代史上第一所档案学校──法国国立文献学院,开始了比较正规的高等档案教育。1841~1842年普遍建立了市镇档案馆和医院档案馆,由省档案馆长管辖,是省档案馆在每个市镇的分馆,收藏和管理本市镇的历史档案,市镇的记录和帐目,户籍和市民权利方面的档案,公共财产和地方行政的档案,地亩册、户口调查登记文件、候选人名单和有关选举的档案等。1884年设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法国档案局,统一管理全国的档案工作。至此,法国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档案机构体系。
  法国档案机构分公共、非公共和档案学术与教育机构3种类型。公共档案机构是 按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建立的,有统一行政隶属关系并且符合行政区划结构的国家档案机构体系,包括法国档案局、法国国家档案馆、95个省档案馆及其所辖的 30多个省文件中心、3.6万个市镇档案馆以及医院档案馆。非公共档案机构不隶属于法国档案局,包括:①主管机关档案馆,如外交部、国防部等重要机关都有自己的档案馆 ,不仅藏有现 代档案,也有历史档案。②科学文教机关档案馆,如法国科学院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档案馆,藏有丰富的科技和科研档案;国立和私立大学的档案馆大多是图书馆的一部分,藏有大量科研档案和各种论文以及教学档案。③教会档案馆,大多是从封建时代留存下来的,是基督教会的财富,藏有大量历史档案,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④企业、公司、财团档案馆,包括经济档案馆和银行金融档案馆,收藏重要的经济和科技档案及专业档案,是拥有者私有财产的一部分。⑤公证所档案馆,收藏法国自开办公证业务以来所有重要的公证档案。⑥家族档案馆和其他私人档案馆,所藏档案可以世代相传,可以自由买卖、转让和捐赠。档案学术与教育机构主要有法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和法国国立文献学院。法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04年,是法国档案工作者的学术性专业组织,除本国会员外,还设有外国通讯会员,办有会刊《档案报》(季刊)。
      


  公共档案由国家档案机构实行集中管理,非公共档案,如果国家认为必要,可以强行注册登记。自大革命以来,法国颁布了许多档案法规,其中最著名的有1794年的《穑月七日档案法令》和1979年的《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法国最早实行按全宗管理档案,在1841年的省档案馆条例中给全宗下的第一个定义是"来源于一个行政当局、一个公司或一个家庭的全部档案文件就是一个全宗"。一个全宗的文件应当组合在一起,不得拆散。条例要求档案人员在整理档案时要尊重全宗,并称之为尊重全宗原则。这个原则逐渐发展成为档案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为世界各国档案界所遵循。法国还率先实行了公共档案向社会开放的原则。1790年的法国国家档案馆条例规定,档案馆实行开放原则,每周开放 3天,法国公民可来馆查用档案。《穑月七日档案法令》规定法国的各级档案馆都要实行开放原则。1970年的国家档案馆和省档案馆档案开放法令规定,除有特殊规定者,1940年 7月以前的档案一律对外开放。1979年的《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规定,除有专门开放年限规定的档案外,所有公共档案从形成之日起,满30年均可自由查用。开放原则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档案馆性质的根本转变,受到各国的重视,被誉为"档案的人权宣言"。
  法国也是国际档案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加者,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发起国和筹备国之一。国际档案理事会自1950年成立起,总部一直设在巴黎。1951年法国档案局受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委托,开办了国际档案讲习班,为各国培训档案干部,促进了国际档案界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为您推荐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音像档案管理概论》 : 刘国强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全书分为9章,分别论述了音像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音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维护、鉴定等问题并附录有关音像的技术资料等..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广播电视音像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 对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按规定登录的数据,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方式输入后,根据用户要求,形成索引文件,用程序提供索引的方法。 在一定时期内有价值的广播电视音像录制品..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音像档案的工作标准化 : 标准化是泛指从制定标准到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实现音像档案工作标准化具有深远意义。标准化是实现音像档案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

音像档案的管理现代化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 : 音像档案库(馆)的管理是指档案组织、档案装具、档案排架和建立库(馆)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档案组织是指根据音像档案的不同载体设立专门档案库。如,唱片、唱片模版库、电..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音像档案的维护管理 : 音像档案的维护是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使音像档案的内容和载体的物理性能得到保护。音像档案维护的基本任务是:防治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和维护档案的安全。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 : 音像档案的鉴定标准包括保管期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销毁档案的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音像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保管是指一部分音像档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