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主要论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
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为您推荐

广告媒介

广告媒介 : 能借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联系的一切物质手段或工具的总称。也称为广告媒体。在英语中,媒介(medium)一词含“中间的”、“手段”或“工具”等意思;媒体(media)是媒介的复数形式。..

《电子新闻媒介——广播与电视》

《电子新闻媒介——广播与电视》 : 刘志筠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本书是作者在自己的《广播与电视》教材基础上补充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10章。书的前一部分主要探讨电子新闻媒介..

《媒介、文化与社会》

《媒介、文化与社会》 : 研究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季刊,1979年创办,英国塞治出版公司出版。主要刊载对世界各国传播政策的分析,对广播、电视、报纸、电影..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

小说艺术传达的媒介

小说艺术传达的媒介 : 指小说艺术传达的物质媒介材料,即小说的语言。小说作品运用语言来传达其艺术内容——塑造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这使小说与同是以语言为艺术传达的媒介材料的诗歌、散文以..

受众对媒介类型的选择

受众对媒介类型的选择:受众接收行为的选择性,除了表现在对大众传播内容的选择以外,还表现在对媒介类型的选择上。研究表明,受众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取决于如下三个因素:首先是媒介适合自己需要的程度。一般地说,追求娱乐..

受众媒介观念

受众媒介观念:受众媒介观念是指“支配受众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的基本看法”。中国有研究者在1999年至2001年,从①受众对传播活动的了解;②受众的媒介参与;③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④受众对媒介功能的评价;⑤受众的接受意识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