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别是一家说:
李清照在《论词》里力主严格区分诗词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耳”。
她认为诗词本质区别在于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声律乐律,她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
④她的这一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保守,但也确实道出了诗与词的一些不同之处,给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大多师法李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成就高..
苏拭的“随物赋形”说: 苏轼注意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 就文而言,他要求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便是“随物赋形”。 就是说,根据事物本身自然地描绘出其形状,强调主体创作..
永明声病说/永明声乐论: 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约等作家主张诗文创作,要分别平上入去四声,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此主张被后人称为“永明声病说”。 永明声律论反映了南朝人对于声音和悦、文..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为该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有“桐城派”之称。 桐城派创始于方苞,变化于刘大櫆,成熟于姚鼐。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因声求气”说..
以诗为词: 宋人对苏词艺术特色的概括。 “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题材,“无事不可 言。无意不可入”; 二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表现出传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