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为您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京派文学作品专辑》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京派文学作品专辑》:姜德明主编。上海书店1991年1月版。120万字。10册。30年代的京派文学,是指当时集中在北平的一部分志趣较接近的作家所写的作品。他们当中有沈从文、朱光潜、周作人、俞平..

京派②

京派 : 现代作家流派。是指20年代末期以后,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中国北方文坛上的作家群体。最初,京派是指滞留在北方而又没有参加“左联”的“文学研究会”的一些作家,后指围绕着《骆驼草》等刊物形成的松散作家群体..

京派作家群

京派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

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

“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

“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