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 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俄国文学、东欧文学、北欧文学特别是易卜生密切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的进步倾向,也影响并促成了中国问题小说的兴盛。周作人说;"问题小说,是近代平民文学的出产物。这种著作,照名目所表示,就是论及人生诸问题的小说。"(《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陈望道、沈雁冰等认为:问题小说就是"以劳工问题、子女问题以及伦理、宗教等等问题中或一问题为中心的小说"(《问题小说》)。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短篇小说,如他自己所说,“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每周评论》上胡适的小说《一个问题》,《新潮》上的小说象汪敬熙的《谁使为之?》,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晨报》上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都是较早出现的问题小说,有的连题目都带着问号。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
  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着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树理就把自己的小说也叫做"问题小说"。他说:"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新时期,许多作家解放思想,通过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对以往的历史经验进行严肃的探索和总结,作品往往以其强烈的哲理性而引人深思。因而也被称之为"问题小说"。

为您推荐

汉魏六朝小说

汉魏六朝小说 : 汉魏六朝的小说处于中国小说的萌芽阶段。汉以前还没有小说这一名称,《庄子·外物》所谓"饰小说以干县令",只是指与大道相对的小道,犹如《齐物论》所谓"小言詹詹"。汉代开始有小说家的名称,最早大..

《古今小说》

《古今小说》 : 话本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后改名《喻世明言》,与冯氏的另二种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1621左右)。天许斋原刻本不著撰人,仅署"绿天馆主人..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 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著者鲁迅。这是作者1920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初版本于1923年12月及次年 6月分上下两卷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发行,由讲义名《中国小说史大..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 :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具。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宋元的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由于故事内容复杂、篇幅较大,为..

《月月小说》

《月月小说》 : 近代小说期刊。月刊。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于上海创刊,至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停刊,共出24期。吴趼人(见吴沃尧)任总撰述,周桂笙任总译述。编辑人1至3号为庆祺(汪惟父),4至8号为吴趼人,9号以后为许伏..

明代小说

明代小说 : 明代小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   明代小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