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等和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
暴露与讽刺文学:1938年4月,当一般小说满怀热情地讴歌抗战中的民族精神和英雄行为的时候,张天翼却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抗战营垒中的隐患与蠹虫,发表了讽刺杰作《华威先生》。华威先生》的发表,曾在本时期的文坛上引起过一场..
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历时四年多;..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