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天文图➀

石刻天文图:

南宋碑刻。总高261厘米,宽117厘米。顶端刻“天文图”三字,上半部分为星图,下半部分为文字说明。南宋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摹刻。星图根据北宋元丰间(1078-1085)观测结果绘制。以北极为中心,记录有1440颗星。说明文字41行,行51字,简要叙述当时所知的一些天文知识。为较早的古代石刻星图。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

【参考文献】:

席泽宗《苏州石刻天文图》(文物参考资料,1958∶7)

为您推荐

中国最早的天文历算着作

中国最早的天文历算着作:是《周髀算经》。为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全书2卷。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或西汉以前。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以便按高度和距离的比例来进行地上和天上的测量。它还..

石刻天文图➀

石刻天文图:南宋碑刻。总高261厘米,宽117厘米。顶端刻“天文图”三字,上半部分为星图,下半部分为文字说明。南宋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摹刻。星图根据北宋元丰间(1078-1085)观测结果绘制。以北极为中心,记录有1440颗星。说明..

石刻题跋索引➀

石刻题跋索引:石刻工具书。杨殿珣编。商务印书馆1941年初版;1957年增订版。增订本收书137种。所收书籍以有关考证者为主,专评书法者不录;以单行本为限,见于文集者不录,各省通志的金石志及一些着名府县志的金石志亦收入。着..

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➀

石刻禹迹图➀

石刻禹迹图:南宋碑刻。高91厘米,宽88厘米。刻于伪齐阜昌七年(1136)。是一幅宋代的中国地图。图划有方格,显示了古代制图学计里画方的法则,每方折地百里。海岸线,特别是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部分,以及河流等,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苏州石刻天文图➀

苏州石刻天文图:我国现存最古的石刻星图,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东方星象测绘图。据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宋第四次大规模恒星观测结果绘制的详细星图,于淳祐七年(1247)刻成。总高8尺,宽3尺半。上部绘一圆形星图,以北极..

石刻➀

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以纪事的碑碣或石壁。也可以广义地叫做碑。分类以叶昌炽*《语石》为最详,共42类。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则分为7类,即:墓碑、墓志、刻经、造像、题名题字、诗词、杂刻。刻石之风行于秦汉,极盛于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