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约名。清初*曹溶撰。溶常与*听云室主人陆漻、*黄宗羲等藏书家互钞秘籍。认为私家藏书应走向流通,提出有无相易、互钞秘本的流通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藏书流通的社会文化意义,对清代、近代私家藏书事业发生有深刻影响。通行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
【参考文献】:
王文《曹溶及其〈流通古书约〉》(图书馆学研究,1984∶3)
藏书约名。清初*曹溶撰。溶常与*听云室主人陆漻、*黄宗羲等藏书家互钞秘籍。认为私家藏书应走向流通,提出有无相易、互钞秘本的流通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藏书流通的社会文化意义,对清代、近代私家藏书事业发生有深刻影响。通行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
【参考文献】:
王文《曹溶及其〈流通古书约〉》(图书馆学研究,1984∶3)
流通古书约:书名。明末清初藏书家曹溶(1613-1685)撰。有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藕香零拾丛书》本(1896),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溶字洁躬、秋岳,号倦圃,浙江秀水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藏书数万卷,尤多宋元人文..
流通古书约:藏书约名。清初*曹溶撰。溶常与*听云室主人陆漻、*黄宗羲等藏书家互钞秘籍。认为私家藏书应走向流通,提出有无相易、互钞秘本的流通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藏书流通的社会文化意义,对清代、近代私家藏书事业..
古书句读释例:考释书。杨树达(1885-1956)着。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熟谙古籍,精于校勘,毕生从事古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在文字训诂、语法修辞、古文献校勘整理等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本书原系杨氏早年在清华大学讲授..
古书校读法:古籍校读论着。①近人*胡朴安(1878-1946)着。全书分绪论、论校书法、论读书法三部分。第1部分讲释书名、古书之范围、清儒校读古书之概要及校读古书根基之知识;第2部分分概论、真伪辨别、版本源流、目录论次..
古书的注音:由于古代没有“注音字母”、“拼音字母”等注音手段,要给文字注音,主要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直音就是用一个与需要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的字来注音。如“乐音洛”,“令音铃”等。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