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音

古书的注音:

由于古代没有“注音字母”、“拼音字母”等注音手段,要给文字注音,主要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

直音就是用一个与需要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的字来注音。如“乐音洛”,“令音铃”等。

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一个需要注音的字的音。被注音的字叫“被反切字”,用来注音的两个字,前面一个叫“反切上字”,后面一个叫“反切下字”(因直行书写一个位置在上,一个位置在下)。反和切都是拼合的意思,“××反”和××切”意思相同。反切上字与被反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反切字韵母、声调相同,也就是取反切上字之声与反切下字之韵、调,构成被反切字的音。

如“该,古哀切”,取古的声(g),哀的韵母(ai)和声调(第一声),便是该音(gāī)。此外,还有所谓“读若法”,即用一个读音与被注字相近似的字来注音,注时称“读如某”、“读若某”、“读为某”或“读与某同”等等。

为您推荐

古书的注音

古书的注音:由于古代没有“注音字母”、“拼音字母”等注音手段,要给文字注音,主要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直音就是用一个与需要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的字来注音。如“乐音洛”,“令音铃”等。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

古书的释义

古书的释义:古书的释义有专门一套方法和术语。常见的主要有:1.用“曰”、“为”、“谓之”表示被解释的词语在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如“行商曰商,坐贩曰贾。”取一偿二为倍称”,“四达谓之衢”。2.用“谓”表示被解..

注音字母(语言)

注音字母(语言):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语拼音字母。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11月23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4月16日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计字母三十九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

注音(语言)

苏州话注音符号(语言)

苏州话注音符号(语言):赵元任按宽式国际音标原理设计的一套注音字母。作苏州歌谣注音之用。刊登在民国25年9月20日(1936年9月20日)《歌谣》两卷十五期上。其中声母三十二个,如“”代表[b]声母,韵母(包括结合韵母)四十二个,..

《低年级注音趣味知识读物》

《低年级注音趣味知识读物》:王正选等编写。希望出版社1990年10月版。20万字。5册。包括:《生活小博士》,采用每篇介绍一个小问题,共有50篇,向小朋友讲述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去做,怎样做不对等;《神州美如画》,向小朋友介绍了..

《小学生注音常用字汇》

《小学生注音常用字汇》:侯景芝编,文字改革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17.8万字,印25.3万册。以小学低年级课本用字为收字基础,又补充了儿童课外读物里比较常用的字,共2799个汉字。字汇的各个字头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