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与拟话本

话本与拟话本:

说话艺人演讲故事而用的底本称作话本。

起源于唐代,至宋代逐渐盛行,并开始有刻本流传。这是与宋代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分不开的。话本一般可分为小说、讲史两大类。前者多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后者多用浅近文言,讲述历史变迁及战争故事,篇幅较长,如《五代史平话》。

这些话本,编印成书,就成为一种通俗读物,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代表中国白话小说的一个发展阶段。影响颇为深远。拟话本,主要是指后人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如明代冯梦龙的“三言”中的部分作品和凌濛初的“二拍”等。

为您推荐

拟话本_

拟话本:中国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使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鲁迅认为它们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