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文艺形式

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文艺形式:

胡风作。

发表于1937年12月和1938年1月的《七月》第1集第5期和第6期,收入《剑·文艺·人民》一书。这篇文章分“新情势下的新形式”、“由平铺直叙到提要钩玄”、“情绪饱满不等于狂叫”、“要歌颂也要批判”和“集体的史诗”五个部分,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报告文学兴起以后在创作上的一些问题。

文章指出:“产生于民族解放战争里成长的作家里”,使“文艺更直接地和生活结合,更迅速地替战斗服务。

”但是,过去的创作“十分之九是贫乏无力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堕入了‘平铺直叙’的写法”。现在“应该在一般的现象中间注重特别激动的事件”,“从一粒沙里看世界。

”其次,“现实主义底路”,是永远需要情绪饱满的,但是,“作家应该表现出蕴含在事象里面的真实”,而不应该把它“换成了概念的发泄”;第三,“要歌颂也要批判”,“面对着无限丰富无限深刻的民族战争,我们要求更多更广泛的歌颂”,但是,“我们应该在优点和缺点中画出一个人物,丢掉了批判就不能满足对于读者的义务”;最后,文章针对有人担心报告文学产生不了伟大的作品,指出:“未来的作家将从被战争动员了的民众里面出现”,“与其更多地担心文艺本身底将来,倒不如更紧密地和当前的战斗结合,因为现实主义者底第一义的任务是参加战斗”,“要能够和战斗结合才能把握到产生伟大作品的基础的条件。”这篇文章从实际出发,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为您推荐

《战斗的年代》

《战斗的年代》:柯尤木·吐尔迪着。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维吾尔文版。50万字。3卷。描写新疆塔克拉玛干边缘莎车河畔扎拉甫番村的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新疆解放前后反抗压迫、争取解放、走上农业合作化康庄大道的历程..

战斗的村民

战斗的村民 : 朝鲜中篇小说。千世峰著。写于1952年。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李爱英译。千世峰(,1915— ),朝鲜小说家,出生于咸镜南道高原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5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还有短篇小说..

《战斗的一生》

《战斗的一生》:副名:回忆应修人烈士。曾岚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1982年版。6.5万字。叙述烈士一生的革命活动和文学活动。他离家去上海当学徒,参加“五卅”运动,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中共中央..

《战斗在南泥湾》

前进中的战斗

前进中的战斗 : 描写苏联社会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加·尼古拉耶娃著。1957年连载于苏联《十月》杂志第3—7期。其中的部分片断曾由郭家申选译成中文,发表于《春风译丛》1982年第3期上。加·叶·尼古拉耶娃(Галин..

《像铁人那样战斗》

《像铁人那样战斗》: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工交办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8月版(第一集),1978年11月版(第二集)版。15万字。报告文学集。第一集描写开滦煤矿劳动英雄侯战友、峰峰矿务局劳动英雄秦守智、海港女劳动模范董..

《战斗在北大荒》

《战斗在北大荒》:副名: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的故事。郑加真等整理。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7月版。10万字。北大荒青年农场场史。1955年,牡丹江市300多名青少年组织垦荒队,远征北大荒。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伐木刈草,自己建房,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