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诗品》

钟嵘《诗品》:

【介绍】:

钟嵘(约468-约518),南朝梁文学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出身寒门,官职也卑微,齐梁间只做过参军、王府纪室一类小官。《诗品》是他的诗歌理论批评专着,成书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他写《诗品》意在纠正当时的形式主义的文风。全书共三卷,评论了自汉至梁的122位诗人,将他们的诗作分为上、中、下三品,品评其优劣和继承关系。对诗,他强调吟咏情性,“口吻调利”,诗应当有诗味,“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强调诗“兴”,好诗应该“文已尽而意有余”,强调诗的真挚强烈的感情,反对堆砌典故,“殆同书钞”,反对当时四声八病之说盛行而带来的刻意追求声律的倾向,反对理有过之而诗味极淡的玄言诗,反对无病呻吟。《诗品》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

为您推荐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出现的人民口头创作,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发展,对后代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南北朝乐府民歌色彩情调各异,“艳曲兴于南朝,胡..

萧统《文选》

萧统《文选》:【介绍】: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武帝长子,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自幼聪慧强记,博学能文,引纳文人,编集《文选》30卷,共收录作家130家,作品51..

文白之争

文白之争:文学革命运动中的文言与白话之争,它表现为革命文学阵线同封建复古主义者不同文学观点、思想观点的激烈论争。论争从语言形式开始,又及于文学内容,乃至文艺思潮、社会思潮。论争持续很久,大的较量有三次:第一次发生..

“民族主义文学”

前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苏轼作。元丰五年(1082),苏轼年四十七,谪居黄州,秋冬两次游赤壁,作前后《赤壁赋》。其实,曹操兵败之赤壁故地在今湖北嘉鱼,后人遂称苏轼所游黄冈赤壁为文赤壁。前《赤壁赋》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

《什么是新文学》

《什么是新文学》:李大钊写的一篇表述他对新文学见解的文章,刊载于1920年1月4日《星期日》“社会问题号”。文章对当时种种假托新思潮、新文艺所表现出的恶劣、浅薄倾向提出了批评,认为“光是用白话作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

《登高》

《登高》:杜甫的诗作。杜甫晚年离开成都东下,滞留夔州两年。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他登高有感,写下了此诗。所览之景,苍莽雄阔,有勃郁之气;感叹境遇,艰难孤苦,抒发了内心郁结不舒的羁旅愁思和爱国情感。全篇对仗工整,音调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