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出现、五十年代中期后愈演愈烈、“文革”中达到顶峰的文艺思潮。其基本文艺观念是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甚至为某项具体政策、某个政治运动服务,并将政治与艺术人为地隔裂开来,以政治代替艺术,以政治运动取代学术讨论。左倾文艺思潮给当代文艺事业带来严重后果,造成了文学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批评的简单化、庸俗化。同时,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大量优秀作品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连同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遗产均被打入冷宫。
左倾文艺思潮
左倾文艺思潮:
建国以后出现、五十年代中期后愈演愈烈、“文革”中达到顶峰的文艺思潮。其基本文艺观念是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甚至为某项具体政策、某个政治运动服务,并将政治与艺术人为地隔裂开来,以政治代替艺术,以政治运动取代学术讨论。左倾文艺思潮给当代文艺事业带来严重后果,造成了文学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批评的简单化、庸俗化。同时,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大量优秀作品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连同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遗产均被打入冷宫。
出版时间:1992-12 新思潮派 : 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亦称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新技巧派。该派主要由活跃在日本大正时期(1910—1925)文坛上的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的同人组成。他们都是东京大学的..
《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乐黛云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版。31.4万字。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潮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影响和西..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艾晓明着。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29.7万字。分7章:第一章为苏俄文艺论战与中国“革命文学”论争。第二章为创造社前后期转变与日本福本主义。第三章为太阳社与日本“新写实主义”。第四..
《日本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孟庆枢等着。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21万字。从文艺思潮入手阐述中日近现代文学的关系。对日本启蒙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白桦派、无产阶级文学、新剧运动、新感觉派对..
《西方文学思潮概观》:王秋荣等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版。33万字。共10章。第一章论述西方文学思潮的渊源。第二至十章,分别论述9种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14-16世纪的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