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战线》

    《文艺战线》 : 现代文艺月刊。1939年 2月16日创刊于延安。周扬主编,编委会成员有:丁玲、成仿吾、艾思奇、沙可夫、沙汀、李伯钊、何其芳、周扬、柯仲平、荒煤、夏衍、陈学昭、卞之琳、周文、冯乃超、刘白羽16人。由文艺战线社出版。发行人夏衍,生活书店总经销。刊物在延安编辑,国民党统治区印刷,面向全国发行,因此刊物的出版经常脱期。1940年2月16日出至第 1卷第6号后,拟"改成一个时间间隔较长的季刊"(第1卷第6号:《启事》),宣告停刊。共出版6期。
  创刊号发表周扬的发刊词《我们的态度》,阐明“《文艺战线》本身就是一个统一战线,她是所有站在民族立场上的作家共同的地盘”,对于当前的文艺运动,提出了要加强团结,反对宗派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改造世界观。活跃文艺评论等主张。
  刊物以发表文学创作为主。小说方面,野蕻的《新垦地》描写延安的生产运动,沙汀的《联保主任的消遣》揭露了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象。成绩比较显著的是报告文学和散文,象沙汀的《贺龙将军印象记》,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日本人的悲剧》,刘白羽的《五台山下》,卞之琳的《晋东南麦色青青》,黄钢的《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骆方的抒情散文《溜黄河六百里》,以及胡考的通俗作品《陈二石头》等,在当时获得普遍的好评。诗歌方面,象柯仲平的长诗《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卞之琳的《慰劳信》,天蓝的《队长骑马去了》等,都产生过良好的影响。
  刊物重视文艺评论工作。艾思奇的《抗战文艺的动向》、《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周扬的《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等,都是针对现实的文艺运动的文章。第1卷第5号的"艺术创作者论民族形式"特辑,发表了冼星海、罗思、萧三、柯仲平、何其芳、沙汀等人的论文,这是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最初的一批文章。此外,关于战地文艺工作的经验总结,对于作家作品的评论,都是密切联系当时的文艺运动。
  刊物主要是面向国民党统治区,阐述对文艺问题的主张,发表反映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生活的创作;刊物有较强的战斗性与思想性,作品的生活气息比较浓郁,评论与现实斗争的联系紧密,这些特点使它在文艺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为您推荐

《广播电视战线》(月刊)

《广播电视战线》(月刊) : 广播电视部主办的全国性宣传业务刊物。1984年10月创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曾于1983年10月起以《广播电视》刊名试刊一年,每月1期。该刊任务是以宣传工作..

《文艺战线》

《文艺战线》 : 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救亡协会机关刊物之一,月刊。1939年2月16日在延安创刊,1940年2月停刊,共出6期。主编周扬。《文艺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忠实于中华民族,对文艺事业..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反抗,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美国逐渐卷入反法西斯的斗争,1939年冬,美国国会修改了“中立法案”,1941年3月,美..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学)

新闻统一战线(新闻)

新闻统一战线: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沦陷区新闻工作方面与党外人士广泛合作的用语。那时政治环境极端恶劣,中共党报党刊有时难于合法存在。周恩来指示党报工作人员与左、中、右报刊和左、中、..

第四战线(新闻)

第四战线:本书副题为“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汪学起、是翰生编著,杨兆麟作序,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全书由抗日战争前、抗日战争中和抗日战争后的国民党中央台3个部分组成,共38节,以史话的形式叙述了该台..

新闻战线(新闻)

新闻战线: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重庆分会出版的新闻专业性刊物,月刊。1941年3月13日创刊于重庆,1945年5月16日出至第5卷第2——3期合刊后终刊。张四翼主编,编委有何家骏、解钟元、陆铿等人。设有“新闻界经验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