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统一战线(新闻)

新闻统一战线: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寇沦陷区新闻工作方面与党外人士广泛合作的用语。那时政治环境极端恶劣,中共党报党刊有时难于合法存在。周恩来指示党报工作人员与左、中、右报刊和左、中、右人士广交朋友,展开统战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了解信息,互通有无。有的报道和评论,党报党刊不便正面发表,便改头换面由党外报刊发表,把党的主张曲折地传播开去。这样,尽管在法西斯高压之下,中共在新闻战线上仍能冲破“围剿”,以中共党报为中心,组成广泛统一战线,在艰苦奋斗中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

为您推荐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学)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了全国文艺界的广泛欢迎。1936年初左联宣布解散。同年10日,文艺界各派作家、艺术家,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

第四等级(新闻)

第四等级:又称“第四阶级”、“第四政府部门”,是西方对新闻界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喻示。1772年,英国记者经过多年争取获得国会旁听权,可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记者地位有所提高,后被人称为继贵族、僧侣、资..

政治家办报(新闻)

政治家办报:这一词语的一般含意是指无论什么报纸通常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代表人物创办,是政治家办报。这一词语的特殊含义是1959年毛泽东批评当时中共新闻工作某些领导干部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前夕不懂党..

“耳目喉舌”论(新闻)

第六强国(新闻)

第六强国:斯大林文章中提到的对报刊重要作用的一种比喻。斯大林1923年4月在俄共(布)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有人说,报刊是第六个强国。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强国,但是,它有力量,作用很大,这是无可争辩的。报刊是..

第三种权力(新闻)

第三种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使用过的关于报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观点。他们分析19世纪50年代初法国的阶级阵线时指出,法国存在着三种权力:国家元首、国民议会和报刊,报刊是第三种权力。在此之前,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战线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的方针。先是毛泽东1956年首次提出,后经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首都广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