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新闻学(新闻)

语录新闻学:对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流行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论新闻工作的语录本以及布满黑体字的新闻理论文章的讽刺性称谓,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新闻学现象。其特点是:1.指导思想上表现为紧跟快转,选用语录直接体现为当前政治服务;2.编辑和运用手法上表现为为我所用,有意删节或回避与己不利的语录,或根据政治需要做出标题,硬凑一些不相干的语录配上,有的甚至蓄意歪曲或引申某些语录;3.编写运用态度上表现为粗疏马虎,不负责任,语录本中和理论文章中引用的语录错误百出,由于一般读者大都不查阅原文,以致以讹传讹,谬误流传;4.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大,一些语录本成为当时新闻界必读的“经典”,一些理论文章被指定为必学材料,对新闻实际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其后果,不仅对当时的新闻实际工作产生恶劣影响,而且在学科建设上,造成新闻学研究长期囿于解释经典,用政治术语代替学术研究,用权威观点注解和印证新闻实践的倾向经久不衰。中国新闻界从70年代末开始研究这一现象。一些研究文章认为,应当认真总结“语录新闻学”带给我国新闻界的沉痛历史教训,消除其不良影响,真正确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正确途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建立社会主义新闻的科学理论。

为您推荐

苦瓜和尚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 : 又名《石涛画语录》。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理论著作。石涛著。版本较多。乾隆年间的知不足斋本为最早,是后来各本所从出。石涛(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是明朝皇室后裔,父名朱亨嘉。广西全州人。明..

程颐语录<sup>①</sup>

出版时间:1985-10 程颐语录① : 原文 问: 作文害道否? 曰: 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 “玩物丧志”②,为文亦玩物也。……古之学者,惟务养情性,其他则不学。..

《鲁迅语录》

《鲁迅语录》:陈漱渝等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41.1万字。由“文艺摭谭”、“创作自述”、“人物评估”、“华夏剖析”、“世情漫议”5部分组成,每部分下面分列若干标题,按标题内容辑入精选出的有关语录。如..

[圣经]耶利米剩余语录

语录

语录 : 文体名。记录传道、讲学、论政及交际的问答口语,不重文字修饰,故名,开始用于禅宗佛教徒记录其师的言谈。后来宋代理学家门人也用以记录其师论学之语。如宋代黎靖德编朱熹与门人问答语为《朱..

佛教语录➀

佛教语录:佛教文体名词。指禅林祖师用普通俗语直说宗旨,由侍者等随闻随记的着作形式。《禅林象器笺·语言门》:“禅师语要,不事华藻,以常谈直说,侍者小师随而笔录,此名语录。”如《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即《临济录》)等。..

《苦瓜和尚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笔记。清释道济(1640-约1718)撰。一卷。道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号清湘老人、大涤子、苦瓜和尚、瞎尊者,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善画,尤擅长山水兰竹。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并称“四画僧”。此编成书年..